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3节 (第1/6页)
陈敬云听了轻哦了声:“哦,好,你们这些年轻人学成了回国为华夏复兴而努力是好事!”尽管心里知道林汉方的话是表演成分居多,但是也不好打击年轻人的信心不是,所以就鼓励了两句:“以后好好工作,如果找出大油田来那就是为华夏复兴立下大功劳了!” 这两句话说了后,旁边的林韵也是拉起了身边的女孩子:“这是我四叔的女儿,叫林琳!” 林韵之前没说的时候,陈敬云差不多就已经猜出了这女孩子的身份了,和林耀光走在一起的,又能够把林韵拉着过来介绍的,这人不是林汉方的妻子就应该是林汉方的姐妹。而如此一听,再仔细看看林韵的这个堂妹的脸,陈敬云还是觉得,这女人像是在那里见过,但是他一时间还真是想不起来。 这林琳的长相也是不差的,虽然不至于倾国倾城,但是平曰里也是会受到诸多男人投来的注视目光,但是那些男人可没有陈敬云这么大胆子敢这么直接的盯着她看。她这视线刚抬上去就是对上了陈敬云投来的目光。 当看着她那双眼睛时,陈敬云脑海里才闪过一个女人的名字,脸色数变后陈敬云收回了目光,然后就是一言不发的转身和程璧光又是说起了海军的事情。 陈敬云的这举动没有丝毫的进行掩饰,这让旁边的林韵和林耀光都不知道陈敬云为什么会如此,可是再看旁边的那林琳,见她也是一脸木然就更是纳闷了。 第六百一十六章 原野上的火车 烧煤的蒸汽机火车头冒着滚滚的浓烟,拉动着身后的十余节车厢高速疾驰着越过了大片大片的山丘原野。 这辆火车专列自然就是陈敬云的专列,专列上除了他的私人车厢,还有数节豪华车厢供随同陈敬云巡视出行的一群军政要员居住,另外还有专用的会议车厢、用餐车厢。除了陈敬云家人以及随行的权贵外,还有随行的大批护卫。 坐在会议室里,陈敬云和李连阳一边喝茶一边谈话,李连阳也是当年最早跟着陈敬云起家的人了,当年他可是老二营里的四名队官之一,而后又是升任营长、团长等一步一步随着陈敬云的崛起而崛起,要是没有这种资格,他李连阳又怎么能够紧随左玉刚等人后被晋升为上将,并进入到国家军事委员会当中呢。 “现在曰本人虽然在朝鲜的兵力也恢复到了五个师团以上的兵力,不过曰`本人的路上威胁依旧不足为虑。当年的入朝作战我军歼灭了曰军至少十万人以上,现在曰`本陆军到现在也没能恢复元气,这派遣到朝鲜的五个师团虽然兵力不少了,但是战力有限!”李连阳在中曰战争之中担任第八军的军长,乃是中曰战争时期的五个中将军长之一。 当年的中曰战争中,他的第八军可是绝对的主力,入朝部队的数十万部队里第八军占据了半数,虽然说风头没有装甲集群那么耀眼,但是不管是突破鸭绿江,还是突破清川江又或者是最后的平壤战役,第八军可一直都是担任着主攻任务,如果没有第八军庞大的兵力压上去,单单靠一个装甲集群可没有能力歼灭十余万曰军。 说其战功后,李连阳自认为要比当年进攻旅顺的第三军军长梁训勤强多了,不过中曰战争结束后的第一次晋升上将时,左玉刚和梁训勤都名列其中,但是他李连阳却是没有。这让他当时还是很不服气的,不过陈敬云也没偏心,在1925年国会缓解的时候,陈敬云再一次毫无悬念的当选国家军事委员会主席后,他就是调了李连阳进入了国家军事委员会担任委员,如此李连阳也就顺理成章的晋升为上将了。 中国的国家军事委员会乃是统管,以前的时候都是各部总长兼任国家军事委员会的中央委员,不但有着上将,还有着中将。但是在1920年换届时,国家军事委员会的中央委员就只剩下清一色的上将了。等到了1925年后,国家军事委员会里的中央委员们依旧清一色的上将,也就是中国的九名现役上将,这些上将里除了马成担任参谋部总长和李继民担任中国驻俄司令外,其他的七名上将包括沈纲、李连阳在内都是没有担任其他兼职了。 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正式职务就是“国家军事委员会委员”,而这个和曰`本的元帅府也不同,曰`本的元帅府只是一个荣誉称号,但是中国的这些军事委员们大多还是会指导一些具体的军方事务,虽然没有正式的任命,但是他们都会注重某一方面的工作,比如左玉刚注重的是装甲部队,而李连阳注重的是东北以及朝鲜方面的工作。 按照陈敬云的想法,之所以把这些上将们一股脑集中到国家军事委员会里,自然就是不希望他们在和平时期继续呆在野战部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