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_第2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节 (第2/6页)

里发挥出庞大的影响力的,等真的有战争爆发时,到时候陈敬云才会成立集团军、战区等高更级别的指挥机构,然后任命这些上将担任司令。至于和平时期嘛,这些军方大佬们还是老老实实在陈敬云身边呆着吧,省的陈敬云天天担心那些在边陲之地率领重兵的军方大佬叛变。

    这次出来进行全国范围的巡视,陈敬云可是带了不少人出来,不过由于陈敬云的形成时间跨度太大,而那些大佬们也不可能全部都陪着陈敬云一路慢慢走,所以都是一段时间一个,最开始的时候是左玉刚,然后在山东的时候就是海军的程璧光,现在到了河北地区就是轮到了李连阳了。

    李连阳因为早年长时间驻扎东北地区,随后又是担任第八军军长入朝作战,所以乃是中国陆军中对东北防务较为了解的高级将领了。

    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和后世里一样划分军区,但是却是有战区的划分,只不过和平时期这些战区只是一个代号,并不设常设的指挥机构以及相关的战区司令而已,而且战区的范围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最具体的例子就是中曰战争时期的东北战区以及鄂木斯克战区。中曰战争时期,东北战区包括东北三省、辽东半岛、从俄国手中收回的新东省,即中俄瑗珲条约以及燕京条约里被沙俄强占的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包括库页岛北部。

    当年俄罗斯临时政斧为了获取中国方面的支持,可是开出了极大的条件的,双方签订的中俄南京条约中,约定废除沙俄时代和中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并签订中俄南京条约代替,新约中规定双方的东北部边界约定以外兴安岭到海、北属于俄罗斯共和国,南属于中国,西侧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东南属于中国,西北属于俄罗斯共和国。双方东部边界的划分就是尼布楚条约的情况。

    而中部蒙古方向的边界则是源照恰克图条约制定,而疆省西部的则是废除伊犁条约等条约,中俄边界以1860年前双方边界为准,以巴尔喀什湖为界。

    大体上当今中国和俄罗斯共和国的边界是按照:东部以尼布楚条约为准,简单说就是外兴安岭以南地区归属中国,以北归属俄国。中部是以恰克图条约为准,以贝尔加湖南部为界,西部以1860年前边界为准,以巴尔喀什湖为基准。

    而实际上当年俄罗斯临时政斧和中国签订中俄南京条约的时候,这疆省以西的地区还在苏俄手中呢,中国可是派出了部队和苏俄部队好好的在哈萨克地区打了几仗后才收回了这一地区。而再往西部走,就是俄罗斯共和国控制区,那里已经是属于前线的军事对持地区了。

    而这一部分区域则是属于鄂木斯克战区,实际上这也可以称之为俄国战区了,因为这一地区都是属于中国驻俄部队的防区,包括了鄂木斯克、哈萨克地区。

    另外中国的战区只是陆军自身的划分,对空军和海军并没有管辖权,空军自身有自身的一套区域花费,海军更是有着自身的战略。中国的三军读力还是很彻底的,哪怕是当年的中国陆军东北战区司令沈纲也没有办法直接调动空军驻东北以及驻山东的空军部队,都是和空军协商了后让空军配合陆军作战的。

    除了东北战区和鄂木斯克战区外,中国就没有在其他地方设过战区了。而即便是这两个战区也是临时姓的,战争一结束就被撤销了。中国驻国内外的部队是以军为单位由国家军事委员会直辖,哪怕是驻俄部队也是由国家军事委员会直辖的,中国驻俄部队总司令是一个职位,可没有中国驻俄司令部这个机构,之所以有这个职位,职位为了让有一个军衔足够高的将领去和俄国人打交道,实行双方的一些联合部署作战,但是李继民这个驻俄司令可是没有直接指挥全部驻俄部队的权力,就跟1923年的时候,一样,李继民这个驻俄司令可没有直接指挥鄂木斯克方面的作战,而是由当地军级指挥部直接指挥的,而更上一级的指挥结构就是国家军事委员会了。

    李连阳对东北防区的事情是比较了解的,要不然也不会是他在陈敬云巡视东北的时候陪同而来了。

    这说了几句后李连阳却是发现陈敬云的兴致不高,果然和他想的一样,陈敬云没有多久就是摆了摆手道:“今天就到这吧,朝鲜那边的事情我们明天再说!”

    说罢他就是走出了的会议车厢,然后到了自己的车厢里,这还没走到呢,就听见了前头几个女子说话的声音。

    陈敬云听见这声音,脸色又是一沉然后也没继续往前走,就是这么站在了过道上,然后看向了玻璃窗外的原野,北部的地势开始平缓,窗口向外望去,可以看见大片大片的田野,田野里还不时能看见正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