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清帝国_第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节 (第3/5页)

  梅香的同学们以钟汉强的那辆厢式货车的汽油发动机为参照,设计研制了一种功率为12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紧接着,一种使用这种发动机、采用合成橡胶高花纹低压充气轮胎的拖拉机就被研制出来。注入采用煤炭液化技术制取出来的汽油后,轰隆隆的在贺家的田地里进行了成功试验。由于其体积小、气力大,取名为“甲虫”。

    转眼到了1898年的春耕时节,第一批赶制出来的6台“甲虫”拖拉机由梅香的几个同学亲自驾驶,在神池县境一个最大的官办农场里上好耕犁就开始耕作。尽管这些拖拉机还简陋的很,但却是真正的动力农业机械:眼看着青烟喷吐、马达轰鸣后,肥沃的黑土刷刷地从耕犁下翻滚而出,转瞬之间便从田头冲到了田尾。照此看来,一台这样的家伙就是一百头牛也是比不上的呀!

    胡聘之、俞好、贺水长等人都被眼前的情景惊得目瞪口呆!尽管早在1889年,美国芝加哥的查达发动机公司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汽油内燃机的“巴加”号农用拖拉机,但在当代的中国,还从未出现过这种怪物。如何能叫人不惊奇?

    基于sx2300越野车的技术而研制运输汽车、大功率拖拉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基于大客车与厢式货车的技术而研制客运汽车与轻型货车等的计划也在紧张实施中。毋庸置疑,从此之后,宁武府的机械制造业带给当代世界的震撼将接踵而至!

    第三十一章 我做了架飞机

    “我也该做点事了。”康凡在大家都在忙着各自事业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那个惊天动地的发明开始做实质性工作了。

    随着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化肥和农药的研制生产日显重要。康凡相信梅香的同学们能够不断的研制出新型化肥、农药以及高效杀虫剂,那些在当代世界广泛使用的剧毒的有机磷类农药是绝对不能再使用的。因此,他现在考虑的是怎样造出几架飞机,用于播撒农药、飞播种草、杀虫等。这个想法在钟汉强看来简直是疯狂透顶!

    “耍大了吧,康凡?”钟汉强傻眼了。

    康凡不禁笑起来,“现在学生们都忙得焦头烂额了,就剩你能帮我了。你表个态吧。”

    钟汉强知道康凡只要决定了要做就一定会去做,但造飞机可是件非同小可的事情,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出康凡怎样才能造出飞机来!可帮忙那是必须的。

    钟汉强的那辆厢式货车的汽油发动机经梅香的同学们拆解研究后又被按原样装了回去,但这种发动机非常轻巧,重量/马力比相当高,作为拟制中的飞机的发动机是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两人重又把它从货车上拆下并进行了必要的改装:在保证发动机各项性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去掉所有能去掉的重量,用于驱动一具用手工削制的直径两米的木制两叶螺旋桨。

    接着,找来两个手艺高超的木匠,按照康凡亲手绘制的零件图纸,用上好的木材制成飞机机身和机翼以及副翼、方向舵等的骨架,骨架间隙用隔框支撑,构成机身形状、机翼翼形和活动翼面,外部再用浸过树脂的棉/纶织物制成的蒙皮进行包覆。主起落架轮和尾轮直接使用新式马车车轮,并装上了弹簧减震器。专门用木板做了一个坐舱,安上了坐垫和靠背。坐舱里安装了发动机cao作装置、用钢索cao纵的简易的活动翼面cao作装置和刹车装置,加装了挡风玻璃。

    注了汽油后,在地面进行了几次试车和滑跑,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又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和完善,接下来就该进行危险极大的升空试验了。为以防万一,康凡用丝绸和绳索做了一顶巨大的降落伞叠好后背在身上。

    这架飞机被做成升力很大的上下双翼结构,一旦发生发动机空中停车事故,依靠机翼产生的巨大升力也能安全的滑翔到地面,其实就是一架有动力的滑翔机,更何况,飞机的发动机足够优秀。

    钟汉强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航空,所以康凡讲的那些理论他根本就听不懂。而康凡是个航空爱好者,对航空理论很有研究,中学时就是学校航模队的主力,进入军区特战队后又进行过严格的空降训练,积累了实际飞行经验。其实康凡在制造这架飞机之前已经做了好几个模型进行过滑翔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是在清盛营中做的:康凡将制成的没有动力的飞机在官兵们的帮助下象放风筝一样的迎风升上了天空,证明自己设计的飞机气动外形很合理。这架飞机的设计图纸就是依照实验取得成功的几个模型确定的,只是怕梅香和大家知道后因为危险而反对,康凡一直秘而不宣。

    在清盛营指挥部大楼前那块平坦而宽广的草坪上,在钟汉强和官兵们的注视下,康凡在经过了几次短距离的滑跑试验后,加大了油门。立刻,功率强大的发动机驱动巨大的螺旋桨,拉着轻盈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