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清帝国_第4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节 (第4/5页)

政府安排的其他活动,在南华市陪着贺水秀过了一段清净日子。

    南华市在18世纪时曾是一个由中国移民开拓的自治区,因创建者多为中国广东籍人,居民大多说潮州话和客家话,虽说都是中国南方方言,可康凡与贺水秀都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一句也听不懂,竟有种置身国外的感觉!至于饮食,也都是南方各地风味,又辣又咸,吃了几天都没吃惯,最后两人只能自己买来原料做着吃了。

    南华市位于赤道附近,西面便是中国南海。一条发源于南华岛中部山地并最终注入南海的大河将本市一分为二,河阔水深,适于航运。

    这条加里曼丹岛上最重要的河流原被英国人称作卡普阿斯河,现被南华市政府更名为粤河,意为广东人的大河。粤河沿赤道流淌,全长超过一千公里,流域内热带雨林密布,支流纵横,湖泊、沼泽众多。康凡与贺水秀当初就是搭乘北宁海军的一艘“大清”级巡洋舰从海上顺粤河直接驶入南华市的。市区内水道纵横交错,建筑大多建在水上,各类船舶是这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很有特色。

    几天来,两人都是在市区内各个建设工地间穿梭,一来工地上的工人都来自北宁辖区,北方人占多数;二来两人在市区确实也没有什么可去之处。虽然市区内港口、机场、桥梁、造船厂、工厂、政府办公大楼、居民区、公共设施等等的建设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康凡却发现缺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建筑。想来想去,于是就提议在正在建设中的粤河大桥北边桥头修建一个休闲广场,广场中心再建一座大理石赤道纪念碑,做为这座城市的地标。

    “依我看,用处不大。”贺水秀评价道。

    康凡笑了,“这座纪念碑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走出祖先留给我们的并且已经孕育了我们几千年的那片古老土地,进入世界海洋,去开拓新的疆土,为越来越多的子孙后代谋求更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仅有这个象征意义还不够么?你还想让它做什么?”

    贺水秀呵呵地笑,“那么说你还要这样继续开拓下去是不?”

    康凡点点头,“是的。”

    贺水秀惊讶地咧了咧嘴,问道:“那么下一个目标是哪里呢?”

    康凡诡异地笑了笑,答道:“中南半岛。”

    南华市高温多雨,贺水秀很难适应这里的气候,每次跟康凡出门都撑着一把小花伞,又要遮挡毒辣的阳光又要遮雨,但她那张白嫩的俏脸还是被晒黑了,一生气,再也不跟康凡出门了,整天待在屋里。

    好在屋里就她和康凡两个人,除了给康凡做做饭、洗洗衣服外,剩下的时间里她就不断地去浴室洗澡解热,为了方便,一向矜持害羞的她总是洗完澡后就一丝不挂地在四面通风的客厅里躺在凉席上慵懒地搧扇子、喝椰汁,然后就在不知不觉中睡去。热了,再去浴室洗澡,如此反复。康凡看着她俏丽的身影在自己眼前晃过来又晃过去,感觉实在是受用,一有空就乐呵呵地给她砍椰子、搧扇子。

    也因为这样,贺水秀很讨厌有人登门拜访。但康凡虽然推拒了大部分的公务活动,可他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真正地清净下来?登门拜访之人时不时的总会来,再加上其他种种的不适应,贺水秀烦透了,动不动就一个人生闷气。虽然她担心影响康凡公务而没跟康凡明说,但连续几天这样闷闷不乐的样子还是让康凡看出了个大概。

    于是,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康凡便带了贺水秀来了次远足——去基纳巴卢山区旅游。

    基纳巴卢山是东南亚地区最高峰,位于南华岛东北部,是岛中部山地众多高峰当中最富盛名的一座,当地人称其为“神山”。主峰海拔4100多米,高处有冰川,这在炎热的赤道地区是难得一见的奇景。而且山区气候凉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无数,是一处非常好的避暑之地。

    康凡是一心想攀登到峰顶去享受一下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但贺水秀这一路上又是乘船又是坐车又是徒步的,终于来到山下的那座城镇时就一头扎在旅店的床上,任凭康凡怎么拉拽就是不起了,害的康凡也只能放弃登顶的打算,闷闷不乐的陪着她在山下转悠。好在山下悬崖峭壁林立、古木参天、溪流湍急、瀑布处处、鸟兽喧闹、游人如织,倒也不错,才重又高兴起来。

    在一处清泉旁正值鲜花烂漫的草地上席地而坐,路遇的一位当地中国侨民给两人讲了一个关于这座山的传说,内容大概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来自中国的勇士登上基纳巴卢山,为民除害,杀死了盘踞在这里的一条恶龙。当地部落酋长为感谢他,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生活了几年后,中国勇士因思念故乡而北归还家,一去不返。他的妻子因思念丈夫而日夜在山顶遥望海上南来的帆影,化作一块岩石,永远守望在高山之巅。后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