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节 (第5/5页)
当地人敬她痴情,就把基纳巴卢山唤作“中国寡妇山”。 康凡听完这个传说倒是没觉着什么,可贺水秀却是听得两眼泪汪汪的。 临行时,曾在绿岛结识的那位老渔民又给康凡送来一大葫芦自酿的米酒。这次远足,康凡整整装了一军用水壶带在身上,想起来就喝上几口,倒也颇有情趣。此刻他已喝得微有醉意,见贺水秀这样不禁失笑。 “那位中国勇士虽然很勇敢,但他不应该丢弃自己的妻子,害人家变成了石头!” 贺水秀身临其境的说着,轻皱了双眉。 康凡苦笑,说道:“大哥跟你说水秀,这里从前一直都是中国的属国,因为那时的中国很强大,所以当地人在中国的保护下没有人敢欺负他们。后来,中国衰败了,自身都难保,哪还顾得上这里?我想,传说中的中国勇士其实就是指中国军队;那条恶龙就是指西方殖民者;而那位寡妇就是影射这里的当地人了。这里的人们盼望来自中国的军队能够赶走欺负他们的西方殖民者,可中国军队迟迟不来,于是便有了这个传说。” “如此分析似有道理!”那位路遇的侨民象是如梦初醒似的。 贺水秀笑道:“那康大哥你不就成了那个传说中杀死恶龙的中国勇士了?” 康凡笑了,“我可不会舍弃自己的妻子。” 贺水秀虽然在笑,但康凡看出她眼神里有淡淡的惆怅。 “在下斗胆一问:尊驾莫非是康总督?”那位侨民似乎听出了些什么。 康凡模棱两可的回答:“本人姓康名凡,健康的康,凡人的凡,一个健康的凡人。” 康知府、康巡抚、康将军、康总督的名号家喻户晓,但国人出于敬重,往往不直呼其名,只以官位相称,知道康凡名字的国人寥寥无几。这位侨民也是一样,只知康总督而不知康凡,对面不相识。 “康大哥,要是有朝一日你也像那个杀死恶龙的中国勇士一样不辞而别,我也会像那个酋长的女儿那样一直等着你。”贺水秀说道。 康凡心头一紧,问道:“水秀你想到什么了?怎么忽然说起这种话?” 贺水秀的目光空洞而恍惚,沉默了。 康凡想说句什么话来打破这种突如其来的难堪,但搜肠刮肚了好一阵子也不知该说什么。他有梅香,所以他不知该怎么去安排贺水秀。而朱迪很聪明,早早地嫁了人,不但解脱了自己也解脱了康凡。可贺水秀应该有个什么样的归宿呢?总得有个归宿吧? 第八十六章 我只是在为生存而做事 1905年对俄、日战争结束后,北宁辖区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也就带动了整个大清帝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 随着与世界各国贸易量的急剧增大,大清帝国的海洋运输业便得以兴起,而海洋运输业对船舶的巨大需求自然而然就会推动北宁造船业的发展壮大。因此,这一时期,大批新式万吨级远洋巨轮从北宁辖区的各个船厂驶出,源源不断的加入北宁远洋运输公司的船队,促使北宁远洋运输公司的船队规模不断扩大,飘扬着大清黄龙旗的新式万吨巨轮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全球海洋上,与新崛起的德国和美国共同争夺全球海洋贸易份额,迅速抢占着老牌海上贸易强国——英国的海上贸易霸权。 康凡清晰地记得自己曾经在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看过的一则历史资料:英国之所以将德国视为死敌,根本原因就是“德国建造了许多船只和抢夺了我们的商业之后,我们竟找不到一个理由向德国宣战…那就是说要降低我们英国人的生活水准。或许对我们而言,还是发动战争比较简单。”这是当时的英国外长巴福尔与当时美国驻意大利大使怀特的谈话记录。 而怀特是这样回答巴福尔的:“德国不是和英国一样有理由可以发展海上贸易吗?如果想与德国竞争,你们就应该更加努力工作。” 两国的处事原则由此便很明晰了。 德国从19世纪末期开始与英国展开局部海上贸易争夺,到1907年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争夺,此时已不可能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两国之间尖锐的矛盾了。所以,战争注定不可避免。 而北宁辖区只是从进入20世纪后才开始在全球海上贸易中暂露头角,在英国先将德国确定为自己的主要敌人后,是不可能再将北宁辖区确定为自己的主要敌人了——英国国力再强大也没有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发动规模相同的两场战争的实力。 但北宁辖区的崛起,同样会出现像德国和英国那样的贸易摩擦。而事实是,北宁辖区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大清帝国,其强大的综合国力不是德国能比的。因此,其对英国构成的威胁将更为巨大!所以,中英之间早晚要爆发大战,也许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不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