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3节 (第3/4页)
那样的摧残,几处地方顿时被那流星锤给砸破了大洞。另外金国的步兵也很快跑过来架好了云梯,一个一个的金国士兵不要命的冒着箭雨巨石滚木往城上跑。种师道亲自走上城楼手持刀柄道:“种家军全体将士听命,人在城在,后退一步者杀无赦!” “人在城在!”金国士兵突然下饺子一般从城楼上落下,靖夏城对面的山坳上噶瓦西对术道:“王子殿下,我们的士兵死伤惨重,这一次是不是就到此为止?” 兀术摇摇头,双眼放着精光道:“他们的死会体现出价值的,再等一等。” 靖夏城外,金兵虽然伤亡惨重但胜在悍不畏死,终于他们逐渐登上城楼。种师道亲自拉出长刀与金兵作战,一名金兵刚刚爬上城楼就被种师道一刀砍掉了脑袋,种师道大声吼道:“人在城在!杀光金贼!” “杀光金贼!”种家军的士兵们一起大声吼道,声响震天,士气再度提升。 听见种家军的叫喊声,兀术对身旁的噶瓦西道:“去吧,下令让他们撤退!” “是!”噶瓦西立刻应命退下,看见如此精锐的金国本土士兵一个个去送死,他心里心疼不已。 看着噶瓦西离去的背影兀术笑了笑,他喃喃自语道:“有什么值得心疼的?要想捕捉猎物,诱饵不够诱人又怎么行?” 靖夏城那边,金兵开始撤退。种师道见这些金兵已经只剩下一群残兵败将,此时又怎么可能让他们安然离开。他带着种家军的骑兵打开城门冲出去,金兵仓皇逃窜,种师道穷追不舍。 金兵的战马较之种家军的战马要好上许多,如果是梁薪的西厂铁骑可能此时早就已经追上来了,但是种师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群残兵败将在前面晃悠,而他就是追不上。面对这样的办法一般只有一个方式解决,那就是拖!拖到对方马匹脚力耗尽,不能再跑。 而此时此刻兀术见种师道已经离城较远,他当机立断立刻下令:“来人啊!立刻下令全军出击,务必将靖夏城拿下。” 种师道还在追击时突然听见身后马蹄声大作,他回头一看见一大群金国骑马朝着靖夏城跑去。种师道心中顿时一凉,他身体晃了晃险些从马背上摔下去:“大事不好!” ps:从这一章开始,主角回归朝堂的节奏开始奏响。重新入朝的梁薪会不会大杀四方所向披靡?这一切都得看大家的支持有多给力了,呵呵。 ☆、第二十五章 历史偏移,英雄迟暮(还有一章加更) 那是政和八年的初春,梁薪被罢官免职继而遭受追杀,最后甚至还传出了梁薪已经身死的消息。 赵佶不是个昏君,但他却是一个没有大局观的皇帝,很多事情都是随性而为。出兵西夏、大兴花石纲、罢免梁薪。无一不是随性而为,完全没有做过任何深思熟虑。赵佶没有想过,以梁薪的身份地位,建立的赫赫功绩,他对大宋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一份忌惮。梁薪的西厂铁骑屡次打败金国,在金队里面事关梁薪的传说不知道有多少版本,有些传说甚至将梁薪妖魔化,说他身高八丈,长有三头六臂,喜欢吃人rou饮人血之类的。 梁薪在大宋一天,金国的谋臣们就不会将主意打在大宋身上。但是梁薪这一走,金国当即将目光转移了。 打辽国,那是世仇。但是金国的人不是蠢蛋,他们也暗自盘算了一下。大宋历来开战胜不了辽国,并且大宋比辽国富饶的多。这明显就是一个人傻钱多的肥羊啊,反正辽国现在已经半死不活了,再打也榨不出什么油水,那不如干脆把心一横就对这大宋下手吧。 于是乎从那个初春开始金国就已经将优势兵力调到了西北,准备直接啃下西北边军这根硬骨头然后直接长驱直入杀入汴京城。 无疑这样的想法是很大胆的,但是如果梁薪还在这样的想法肯定无法实施。因为梁薪一定能提前获得情报,从而有所防备。但是可悲的是梁薪已经离开了,当时西厂情报部都把目光集中在梁薪身上,所以没有一个人注意到金国兵力的异动。 靖夏城遭受过之前那一轮金兵不要命的攻城过后本来就千疮百孔,守城的箭矢、滚木、巨石也都用光了。如今兀术带着大批金国骑兵冲过来,靖夏城的士兵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们虽然精锐,但毕竟只是士兵,他们习惯于听令行事,所以如此主帅不在他们慌了神。 “砰!”兀术不废吹灰之力将城门破开,大批金国士兵冲入城内。种师道立刻回兵去援,但是原本在逃跑的金国士兵却又折返回来,一路在后面扰袭。种师道也无心回头将这一群残兵败将清除掉,他一心只想快点回援靖夏城,希望能在最后关头保住城池。 种师道一行刚刚回到城楼下,城楼上已经飘起了金国的旗帜,这证明整座城池已经被金国占领。兀术站在城楼垛子上俯头对种师道笑着说道:“老种经略相公,今ri靖夏城已破,你种家军已经被我大金全部擒获。为了你的种家军着想,我劝你就放下武器束手就擒,然后干脆归降我大金算了。你放心,老种经略相公你归入我大金后我大金一定不会亏待你,我们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