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节 (第3/4页)
司马昱看着一向注重仪容的妻子,松弛衰老的面容上此时泪水横淌,心中一时倒有了些不忍,道:“你若不想回王家,我也不强迫你。离婚[1]之后,我在丹阳划一座庄园与你,每年再与你千石食禄,如此,也算全了你我夫妻多年情分。” “殿下,您当真如此狠心?”却不想,王氏完全不领情,闻言,顿时收了泪水,恢复了以往高傲的姿态,“就算我肯,也要看我高平王氏的族人答不答应!”她可以叫儿子司马道生去讨好司马昱,那是因为他本就是晚辈,可自己,几十年的骄傲,却终究让她一直做个可怜虫。她都说出如此不顾身份颜面的话了,都不能令他回心转意,她又何必再屈辱自己。 司马昱听她抬出娘家做威胁,心中顿生厌烦。复又想起她往日的错处来,心道,这妇人真是贪得无厌,和离之后,她当初的嫁妆都会悉数退还,再加上他给的庄园和食禄,完全可保余生无忧。如今这般纠缠,不过是舍不得身为王妃的尊荣富贵,还口口声声说一心向道不争权势。 如此心肠狠毒又贪慕富贵的妇人,怎可与仙姿佚貌又淡泊才高的桓七娘子相比!若她不肯退位让贤,他又如何能让桓温同意他迎娶桓七娘子。 “本王作出此诺,已是仁至义尽。高平王氏如何,自有本王应对。给你三日整理嫁妆,三日后,这和离书你若还是不愿首肯,本王便只好给你一封休书来做了断!” 这已经是在宣告,若王简姬坚持不肯和离,他便直接下休书。“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他一介辅政大王,早也不是当年才丧父时空有尊荣却势单力薄的琅邪王,桓氏如日中天,连琅邪王氏都已经日渐衰微了,高平王氏更是不足为虑。 莫说是他手头还握着王简姬的错处,就算是没有,为了桓七娘子,他也甘愿面对一切非议与阻扰。 司马昱拂袖而去,只留王氏悲切不已。做了几十年的会稽王妃,若被废弃,她怎么在王氏中抬得起头?她被废黜之后,本就令司马昱日渐不满,又失去嫡子身份的儿子又该如何自处?无论用上什么手段,都绝不能被废黜。 三日之间,司马道生几番求情,甚至发动了母亲在京为官的族兄王导来求情,司马昱都不为所动,紧咬着王简姬错处,坚决要废黜王妃。 眼看着重阳将近,司马昱也十分焦急。桓七娘子艳冠天下,也不过是养在深闺无人识得,才被他抢先发现了。若重阳时进宫参加宫宴,必然为众人所知,介时求亲者络绎不绝,桓温说不定有了新的考量又改主意了。他必须得赶在那之前把婚事先定下来,越快越好。 是以,昨晚他再次派人去催促了王氏。不料,半夜却传来王氏上吊自杀的消息,幸得奴婢们及时发现,这才救了下来。人却还昏着,状况据说不太好。 这让司马昱也吓出了一身冷汗,要是王氏死在府上,他还得服丧,一年之内都无法再议亲事。生怕王氏出个好歹,赶紧亲自带了医者前去为其整治。 消息传扬开来,司马道福也是一大早就听到侍人来汇报了此事。顿时就坐不住了,赶紧叫人备车马去会稽王府求见司马昱。 “父亲,母亲纵然有天大的错处,为了大局着想,也废不得啊!”司马道福一进门就言辞恳切地劝谏道。 司马昱倒没想到,三女司马道福竟然这么快就赶回来了。想着昨日徐氏也来为王氏求情,猜想着或许是徐氏给她送了信,他在寻找“海棠仙人”时徐氏想必是有所察觉的,作为既得利益者,她恐怕是最不愿意打破当前局面的人。 心中不由有些不快。他的事,何时由徐氏这区区侧室来插手了。真是利令智昏,权令德失,原当徐氏是个德行高雅的好女子,不想,如今一旦手握大权,也变成了如此嘴脸。不过,司马道福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他也不好对她摆脸色,闻言只是温和地摆了摆手,道:“不过后院小事,何曾就牵扯到大局去了。阿福不必多虑了,无事便退下罢,为父手头还有别的事要做。” “父亲!这怎么会是小事!”眼见司马昱下逐客令,司马道福着急不已,一见桓皇后误终身,便宜父亲司马昱原本虽然没做出太大政绩,也算是个正直明智之人,可娶了桓皇后之后,就完全沦为了桓皇后的应声虫,对桓皇后千依百顺到近乎昏聩的地步。便宜父亲脑残了,历史轨迹就无法挽回了,作为楚太祖敌对派一方势力的她该怎么办。 “您想想,一旦您废了母亲,王妃之位虚悬,您位高权重,必然会有人想来填补这空缺。”司马道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女儿并非反对您续弦,只怕您到时候不得已娶了那些妄图掌控朝纲的不轨之臣家里的女郎,令会稽王府落入那些不轨之臣手中!若我们会稽王府都沦落了,司马氏还有何指望?” 司马昱实在不明白她这番话从何而来。这晋朝江山又不是独属于他们会稽王府的,他既无皇帝之名,又无独揽朝纲之实,即使是辅政大王,也一直被各大世家左右,如何就说得像肩挑着力挽狂澜之重任一样了。兄弟,子侄,世家都在争夺权势,各自拉帮结派。他既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