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秀与农夫_第1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节 (第2/4页)

啥。

    林青婉大着肚子,麦场上人又太多,杨铁柱就没让她去。

    到了未时,除了林青婉还有马婶儿一家,村里几乎能动弹的所有人都去村里的麦场。

    林青婉在屋里坐立难安的,折腾的起来转悠了几次,心里都难以平静。

    没法子,她就跑去和小诺诺玩耍了。就在她和儿子两人,一个在炕上,一个在炕下躺椅上,玩了n多次‘抛布偶’的游戏。也就是她把一只小布偶扔到诺诺手边,然后诺诺把它扔回来。

    又过了好久,一群人才步履沉重的回到家。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林青婉心里有点慌了。

    “怎么样?”话说出口,声音干涩的可以,仿佛不是从她嘴里说出来的。

    杨铁柱见媳妇的脸色不好,也顾不得心情低沉了,赶忙开口和她解释着。

    原来大家脸色不好,因为这次里正召集大家过去,就是为了徭役的事情。而这次徭役还不是劳役,是徭役中最惨烈的兵役。

    征召范围在1650之间的男子,举凡家中有附和范围之内的一人以上,就需要服役一人。村里有很多人家是没有分家的,所以附和范围之内的比比皆是。

    而分过家的这次就算逃过大劫,因为一家需要有两个附和年龄范围的,才会征召一人。一般分家以后,一家就一个顶梁柱男人,娃娃们都还小,所以不在征召范围之内。

    林青婉照着范围,排除了一下,杨氏一家、三房两口子,还有他们家,都不在征召范围。最亲近的人排过了,其他就是比较亲近的人家,那就是杨二老爷子、大菊一家,柳枝一家。

    杨二老爷子家没有分家,在征召范围,大菊家分家了,不在,柳枝家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柳枝男人,但是还有柳枝公公。林青婉也不清楚柳枝公公多大年纪了,所以也不清楚在不在。

    林青婉终于明白大家为什么脸色不好了,虽然自家不用服役,但是亲近的人家大部分都在范围之内,又怎么可能心情好呢。

    当然还有一种人不用服役,那就是身上有功名的人。林青婉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农民对功名如此看重了。

    沉重的徭役,还有不算沉重的田税人头税,都是在农民身上征收。家里如果能出一个有功名的人,能减轻很多负担,另外也不用服徭役了。当然不是说全家就不用服役了,只是有功名的那一个人。

    杨氏叹了口气,说村里好多人都在哭,一路走回来,家家户户都在哭。

    林青婉家是在村尾离得远,要不然坐在屋里就能听到外面的哭声。

    林青婉不由想起,上辈子看过的一首杜甫的诗——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虽然《兵车行》此诗是针对唐朝时期,唐玄宗对南诏的用兵,杨国忠专权,谎报军情,大量征兵弄得民怨沸腾。但对比此时也算是差不离了,碰到征徭役的时候,真是生男不如生女好,生个女儿还能嫁给附近的人家,生个男娃却是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之间,连个收尸的都没有。

    兵役,难不成又是哪儿要打仗了?

    原主的林青婉记忆中没有打仗的事情,但是上辈子林青婉却是也清楚古代战乱的骇人之处。举凡扯到打仗,上层人是没觉得有啥,下面老百姓却是哀鸿遍野。

    有征兵役的,就会有逃役的,到时候流民增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