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2节 (第1/3页)
还有那位县令夫人,您好歹也是一介妇人女子,这种事儿您怎的兴致这般高啊,还提议暗杀,哎哟喂真是服气了! 可以说这一回密谋,将壬县丞搞得是精神恍惚,好几天都回不过神。 上午升完堂那会儿向南找的壬县丞,中午大家都在后院吃的饭,商量了一下午想出点苗头,等又吃了顿晚饭,终于拍板定下个法子,壬县丞跟闻衙头都留在后院客房没让走,张寒郑浪连夜装扮一番从衙门后门悄悄出去做事,其他人暂且留在县衙里静待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向南:伙计们,搞事否? 张寒:搞搞搞!! 闻武:搞!!!! 郑浪:搞。 卫江大树刘通金常:搞 阿悦:搞个大的! 壬县丞:那就……搞?qaq 蓝天:各位领导,喝口茶再喊口号吧! 第127章 宣传队 之所以让张寒跟郑浪大半夜的出去,盖因两人好歹也是世家出生,哪怕是跟着向南在外奔波一年多,平日里两人也不是纨绔,一身“京里来的”气质还是很好忽悠人的。 另一个,长青帮的人消息自然灵通,张寒郑浪乃新任县令护卫,这个肯定是知道的。 向南他们不怕长青帮在郡城那边的靠山,就怕地下这群人要弄个鱼死网破,所以说,从内部去瓦解是最好的,可以说不费一兵一卒。 任何团体都不可能坚固如铁板一块,更别说是像长青帮这种有些年头且越来越强涉及利益也越来越大的帮派,牵涉到利益地位权势。 而吸收成员又毫无限制,这种帮派内部抱团想要争权获得更多好处的人,自然是多得不能再多了。 刚巧闻衙头和壬县丞在武陟县呆的时间不算短,对长青帮内部的事儿也算是了解,长青帮的三当家跟闻武甚至还是一起喝过酒的交情。 对方吐露过对长青帮未来的忧患,对目前长青帮的行事风格也不甚认可。 若不是因为三当家乃长青帮发源武馆馆主的唯一儿子,长青帮需要他当吉祥物,怕是早就被弄下去了,目前看来是长青帮里三个当家里最没有存在感的架空人物。 张寒跟郑浪需要做的就是代表向南去跟这位三当家趁着月黑风高黑灯瞎火的交流一番。 如果不成功的话,今晚或许那位长青帮的吉祥物就要就此长眠了。 好在闻武跟壬县丞没有看错人,这一夜的交流很顺利。 虽然一开始挺不顺利的,哪怕是张寒跟郑浪佩刀都拔出来了对方依旧表现得模棱两可,直到两人将向南写的关于日后县衙与长青帮如何和平共处的初步设想计划书拿出来,对方看了之后果断拍板答应。 向南倒是因此对这个三当家的高看一筹。之前闻衙头说起三当家觉得现在这样继续下去长青帮长久不了,那时候向南就想着,这个三当家怕是十分在乎长青帮。 要不然干脆就跟其他人一样,能捞钱的时候使劲捞,出事了收拾东西跑路就完了。 想想也是,毕竟长青帮一开始就是一家武馆,之后因为当时衙门不作为,于是为了保护街坊四邻,馆主带领学徒巡街保证治安。 到最后追随者越来越多,馆主一死,三当家当初一开始又是个读书的,自然就被别人把控了武馆,最后甚至改名长青帮,彻底占据武陟县,俨然从保护神变成了地头蛇。 既然三当家有那个意思,向南也没有必要真就将长青帮给弄没了,一来里面帮众多,需要慢慢来。 二来么,无论是哪朝哪代,黑道虽然一直在那啥,可却是难以灭彻底根除的存在。 世界有光,自然会有暗。 若是用得好,未来的长青帮甚至还能帮上大忙。 不过三当家那里搞事肯定是需要一点时间的,趁着这段时间里,向南在处理各种鸡毛蒜皮事件中抽空拟定了城管部门,从皂、壮两班中抽调,专门负责县城内小纠纷,协助县城治安管理。 另外商户管理也需要琢磨一下,毕竟武陟县还是挺多商户的,刚好可以帮皇上试验一下商会管理机制。 事实上江南那边也不是没有商会的初步模式,可那种都是完全由商人推拒选出的,是纯粹代表商人跟有关衙门对话的组织。 向南需要的是能让商人与县衙通话,转过头来也能对商人实施有效的有力度的管理监督机构。这个内部成员的构成方式自然就不能像那样单方面选取一方人马了。 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