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节 (第3/4页)
生活中的交流方式,才是最安全的。就算有人听到了,也察觉不出什么不对的。 由于此时人与人之间的阶级等级森严,除非主子主动开口询问,跟主子不熟悉的下人们一般是不敢主动开口的,所以吕雉也不怕这种约定会产生误会。旁人怎么猜得出她知道哪个内侍不知道哪个内侍呢?相近的熟悉她的秉性的人,更不会出错。 “辛苦你了,快去吧!我也该去看看盈儿了。”吕雉很自然地说道,把手中的花枝递给身后的侍女,回宫整理了一下衣装,就去了东宫。 刘盈现在已经有吕雉的个头高了,由于自小在吕雉身边长大,又有范增这样的老师教导,倒也成长得不错。虽然还是有些优柔寡断、过于善良,但是绝不是前世那个盲目坚持着“兄弟情深”“以德报怨”的瓜小孩了。 吕雉这一世也没有让刘盈跟戚夫人母子有什么多的接触机会,所以刘盈并没有和刘如意结下什么深厚的情谊,如果自己再决定除掉戚夫人母子的话,吕雉相信刘盈虽然会有点遗憾皇室无情,但绝不会因为他们而对自己有什么意见。 吕雉施施然地漫步走进东宫,刘盈此时不在宫中。吕雉就很自然地以询问儿子的功课的名义叫来了范增。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范增躬身行礼道。 “太师不必客气!本宫今日来就是想要了解一下盈儿的学习进度的。”吕雉很自然地抿了一口茶,吩咐周围的侍从道:“你们都下去吧!我跟太师仔细聊聊。” “是!”众侍从鱼贯而出,远远地站在殿宇外面。 “太师找我来有什么事?”侍从们走远了,吕雉就放心地问范增道。 “上个月我出宫回家休沐的时候,一些以前的学生们前来拜访我。他们有几人还带了孩子,包括英钊(英布的儿子)、韩据(韩信的儿子)等人。你也知道,我的年纪大了,怕吵闹,就让下人领着孩子去花园里玩,我跟那些学生们说了一会儿话。 我听我家的下人说,英钊的儿子英铎在嬉闹的时候说,他的爷爷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三串龙眼那么大的宝玉,镶嵌在他的亲王冕冠上,非常漂亮。可是前几日陛下春祭的时候,我看到英布戴的冕冠上并没有另外的三颗宝石。 所以我心里有些疑惑,想请娘娘动用手中的力量,多关注一下英布那边的事情。” 范增一口气说完,悠悠吹散茶盏上冒出来的热气,细细地品了口茶。 冕冠的事可不是小事。这个年代的人特别注重阶级地位,冕冠是显示人身份的一个重要道具。只有帝王用的是十二旒冕冠,王侯只能用九旒冕冠,也就是说他的冕冠上只能用九旒,每旒串九个珠玉。哪怕是多弄一个,都是违制的。 英布是淮南王,手下兵多将广,所封土地富庶广阔,能人辈集,不会没有人告诉他这个仪制。所以他给冕冠上镶嵌珠宝的事情就耐人寻味了。而且刚好镶嵌了三个,三加九就是十二,这个数字可是除了皇帝任何人都不能用的。 退一步说,假设英布真的太粗豪,不知道这个规矩,那他春祭的时候又怎么会把那三串珠玉取了下来? 在这个阶级地位被看得比人命还重的时代,要说英布只是觉得好玩才做出这种事情的,那真的是不可能。所以很明显,范增怀疑他有了不臣之心。 吕雉刚忙完了乐儿出嫁要准备的东西,还没分出神来想后面的事。如今范增一说,她倒是想起来前世里英布真的造反了的事情。 其实仔细说起来,真的没法说怪谁不怪谁的。项羽自从坑杀了二十万秦军降卒开始,他的形象在老百姓心中就无可挽回了,更何况楚义帝还站在刘邦这边。英布作为这个时代的一员英雄,见跟着项羽没前途,转投刘邦也是说得过去的。刘邦接收了英布,封他做了淮南王,也算没有亏待他。 可是面对一个背弃过旧主的人,刘邦肯定是不会有多么信任的,自然会百般提防。英布虽然做了淮南王,却被刘邦百般提防,自然也会生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恐慌。 一个人心里慌了,肯定会千方百计地消除这个恐慌。如果不能消除这份恐慌的时候,肯定就会想要把这份恐慌的来源消灭掉。所以英布如果不能彻底放下到手的权势,就自然会被逼反了。 吕雉有原主前世的记忆,自然是知道英布一定会反的。戚夫人前世里还利用这件事逼迫刘盈带兵出战,吕雉费尽手段才让刘邦把这件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