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第2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2节 (第1/3页)

    宫婢们搬来软榻,铺设几案,他脱屐上廊,盘腿而坐。

    内侍跪坐着煽风炉煮茶,滚沸的茶汤里加了酥酪盐巴,水花是浑浊的乳白色。

    廊前一汪碧水,莲叶还没长成,水面光滑如镜,风过处,皱起层层涟漪。

    对岸的宫婢们趁着春日晴好,聚在篱笆架下打秋千。

    秋千荡得高高的,最高的时候几乎和地面平行,眉眼狭长、着窄袖襦、红绿间色裙的年轻女子脚踩木板,手攥粗绳,脚下使力,越荡越高,整座秋千架咯吱咯吱响,差点翻仰。

    周围的人不由为她捏一把汗,颤声惊呼。

    有人劝女子停下来,她朗声大笑,站在秋千架上睥睨众人,“我赢了!”

    笑声豪爽洒脱。

    李治凝望对面,痴痴看了半晌,目光平静坦然,“秋千上的女子是什么人?”

    近侍眯眼细看了一会儿,小心翼翼答道:“回禀殿下,奴瞧着她眼熟,似乎是武才人。”

    他跟随李治多年,光听李治问话的口气就知道殿下在想什么。

    圣人偏爱柔顺婉约的女子,武才人刚入宫时因为娇媚活泼,得了一段时日的宠爱,圣人为她赐名“武媚”。因她性情刚硬强势,不符合圣人的喜好,虽然年轻貌美,却早已失宠,和宫人侍婢没什么两样,一个出身一般、小小的才人而已,太子喜欢她也没什么。

    宫闱之中,这种事屡见不鲜,不值得大惊小怪。

    然而出乎近侍的意料,李治只问了这么一句,并没提起其他。

    他端坐在日光浅淡的廊檐下,一边吃茶,一边默默聆听鸟雀争鸣,眉宇沉静,就这么坐到日薄西山。

    半个月后,宫中传出消息,圣人嫌弃太子身边的宠姬身份太低,不配抚育皇孙,挑选了一批世家出身的良家子,想为太子充实后宫。

    圣人惦念太子,事事为太子cao心,连他的后院也要插手管一管,唯恐太子有什么疏漏的地方。

    这是皆大欢喜的事,太子多纳世家美人,一方面有利于子嗣,另一方面也能趁此机会笼络朝臣。

    自魏征逝世后,朝中很少有人敢当面反驳圣人。越到老年,圣人愈发乾纲独断。

    美人送到东宫,太子妃王氏强颜欢笑,遣人问李治该如何安置那些美人。

    东宫属臣劝李治按着圣人的意思多纳美人,圣人虽然疼爱幼子,到底是多疑敏感的帝王,最好不要违逆圣人的旨意。

    李治一哂,他孝顺阿耶,不代表事事听从阿耶。

    他吩咐亲信的属官进宫面见李世民,“如实禀报圣人,孤不想再纳新人。”

    属官心惊胆战,太子就不能委婉一点吗?直接拒绝圣人,万一圣人动怒可怎么是好?

    他揣着一肚子心事到了李世民跟前,转达李治的话,做好迎接怒火的准备。

    谁知圣人只是冷哼了一声,撇撇嘴,“这小子!”

    再没有别的话。

    属官悄悄吁口气。

    这时,李世民又哼了一声,“稚奴怎么不来见朕?”

    听语气,仿佛十分嫌恶属官。

    属官噎了一下,抹把汗,拱手道:“殿下恐主上见了他生气,不敢面见主上。”

    啪嗒一声轻响,李世民合上手里的奏本,嗤笑一声,“滑头!叫他明日过来。”

    属官应喏,躬身后退。

    刚退到门槛前,预备转身出去,李世民又叫住他,“告诉太子,他不喜欢那些美人,朕这就派车把人接回来。莫要闹脾气了,明天朕带他去禁苑狩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