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第2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2节 (第2/3页)

    属官冷汗涔涔,记下李世民嘱咐的话,回到东宫,一五一十转告李治。

    结果第二天都日上三竿了,李治也没有动身进宫的意思。

    属官急得团团转。

    圣人事事为太子打算,太子不领情就算了,圣人主动放下身段收回成命,太子竟然不感恩戴德,反而犟起来了,太子温文尔雅,怎么竟做出如此愚蠢狂妄的举动?

    旁人见属官坐立不安,笑道:“长史何必烦躁?殿下自有成算。”

    太子虽然年幼,但绝非优柔寡断之人。圣人几次当着群臣的面询问太子对朝政的看法,太子的回答条理分明,层次清晰,纵然偶尔稍显稚嫩,也是因为年纪尚轻的缘故,该有的决断还是有的。

    他绝不会仗着圣人宠爱就跋扈任性。

    属官思前想后,忽然想起为太子充实后院的事好像是长孙无忌向圣人提议的……他心口猛地扑腾几下,不敢再往下深想。

    几天之后,圣人当众宣布不会插手太子后院的事,并训诫东宫上下,要他们上下齐心,尽全力辅佐太子。

    太子这一次没有拿乔,只身进宫谢恩,圣人留饭,饭后父子俩探讨书法之事,一起欣赏前人真迹,相谈甚欢。

    拒绝世家良家子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完全没在父子之间留下任何隔阂。

    ※

    几年后,翠微宫芳草葳蕤。

    李世民服用丹药过量,引发旧疾,眼看着时日无多。

    李治再次看到那日惊鸿一瞥的武才人。

    对于一个后宫女子来说,她已经到了年老色衰的年纪,她和那些哭哭啼啼的宫婢不一样,不甘心最后落发出家,孤老一生。她抓住一切机会往上爬,斗志昂扬。

    李治每天守在病榻前侍奉汤药。

    那日是个大晴天,天色很好,碧空如洗。

    李世民的精神好了些,靠坐着床栏,抓住李治的手,叹口气,“稚奴,你才几岁大的时候,喜欢到处乱写乱画,宫人们一开始当做好玩的事到处宣扬,后来他们发现你胡乱画的符号很像一个‘敕’字,吓得六神无主……我命人把你房中的纸笔一把火烧了,不许人将此事外传。”

    李治默然不语,这一段故事知道的人不少,他不是第一次听说。

    或许是确有其事,或许是牵强附会。不管真相如何,李承乾和李泰落败,他成为太子,成王败寇,所以这段故事现在听来风平浪静。

    如果当时赢的人是李泰,这个故事就没那么好玩了,不仅不好玩,还会给李治带来杀身之祸。

    李世民要保李治,所以他最终允许这个故事传扬开来。

    “阿耶。”李治含泪道,“您放心,我不会毒害自己的嫡亲兄长。”

    李世民捏捏李治的手指,笑了笑,“为父走了以后,守住江山的重任就要交托给你了。整个天下都是你的,你喜欢什么,尽管去拿。稚奴,你千万要切记一点,你的舅父和其他顾命大臣只是臣子而已,你才是君主,假如他们欺负你,不要手软。”

    他没有提李承乾、李泰和他们的子孙家人,朝野内外危机四伏,老臣们狡诈油滑,高丽还没有拿下,世家贵族桀骜不驯……稚奴年轻,想要坐稳江山,谈何容易。

    他走了,所有事情要靠稚奴自己去应对,稚奴还这么小,这么柔弱,以后没人替他遮风挡雨,他不想再给稚奴更多压力。

    其他儿子自求多福吧,只要他们本分,以稚奴的性子,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

    至于那些庶出的,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随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