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娇宠纪_第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节 (第3/4页)

胃比较好。

    这茶的味道有些苦涩,还带着些许的酸,算不上好喝,不过想着是免费的,小市民顾安安还是喝了好几口,这下好了,肚子里的缝隙也被溜圆了,拍拍肚皮,仿佛还能听到水声,是彻底的吃饱了。

    *****

    吃完饭离华侨商店关门,还有将近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华侨商店离李氏面庄不远,就走个两条马路的距离,因为是市区,大多数的人家都通了电,到了夜晚,还是挺亮堂的,萧从衍和顾安安是习惯了的,尤其是顾安安,后世大城市的夜晚可比现在繁华多了,只是几盏灯,还没有让她稀奇的地方。

    余阳和顾向文两兄弟就不信,吃完饭蹦蹦跳跳的,指着黄灯稀奇,看到那红红绿绿的霓虹灯,更是惊讶地长大了嘴,就和刘姥姥进大观园没什么区别,一惊一乍的,顾建业说了好几次,都没什么用。

    平南市的华侨商店正是顾安安他们刚刚经过看到的那个高约十层的大楼。

    一至三楼是商场,四楼以上是华侨饭店,说是饭店,也包括了住宿,几乎是大一点的宴会,都会在华侨饭店举办,而那些国外的贵宾过来,也是在华侨饭店入住的。

    这年头,别管人民的生活条件怎么样,展示给外宾看的,那必须是国富民强的那一面,可以说,现在平安市最豪华,最富丽的地方就是这华侨楼了,仿欧式的建筑,华丽的雕花和摆设,进进出出都是打扮精致的男那女女,再不济,出入华侨商场的人,也是打扮的整整齐齐的,这里头和外头,截然两个世界。

    这华侨饭店普通人也是能吃饭的,不过价格比普通国营饭店会更高些,据说这里头有各个国家的菜式,就是不知道正不正宗。

    顾安安曾经听说过都城的那家老莫餐厅,就是这个年代兴起的,专卖莫斯科菜色,在这个年代,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家才吃的起,去老莫,那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里的华侨饭店,或许也是一样的道理。

    顾建业一行人此刻穿的或许不是自己最好的衣服,但也干净体面,没哟打什么补丁,走到那华侨商店里,也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地方。

    在进去之前,顾建业一行人还被商场外头站着的一些人拦了下来,问他们要不要券,他们口中的券,就是华侨券,这华侨商场里头的东西,没有华侨券是不给卖的,不过顾建业和余坤城早有准备了,也没和外头的人换,打算先看看,到时候不够再说。

    一进华侨商店,顾安安就感受到了和普通的供销社的不同,虽说还比不上后世那些高档的商场,比起一般的商贸店,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了。

    光可鉴人的瓷砖地面,雪白的墙漆,每一个种类的货品都有一个独立的柜台,柜面是玻璃做的,擦得干干净净,里头摆着的物品,也一目了然。

    虽然现在的时间有些晚了,这华侨商店还是有好些人在逛着,毕竟逛得了华侨商店的人,基本上都是正式员工,或是那些机关干部,都是有正经工作的,白天要上班,也就这个时候才有时间来看看。

    不少人带着孩子,顾建业和余坤城带着的孩子虽然多,却也不显眼。

    华侨商店的东西有一点比供销社的东西好,就是他只认侨汇券,不管是手表自行车,还是衣服糖果糕点,只要钱和侨汇券,你就能买回家里去,哪像供销社,糕点要糕点票,瓜子要瓜子票,手表要工业券,衣服要布票,一个个票据搞下来,你个头也差不多要晕了。

    所以这年头城里的女人还有一项重要的活计,那就是算好自家这个月的票据,有些是要过期的,有些能长久保存,那些要过期的票你必须保证能在规定的时间把它用完,这么一来,这供销社什么时候上了什么货,她们得一直留意着,万一什么时候错过了,很有可能在票据过期之前,他都不会再进货,那么那些票据,也就和废纸没什么区别了。

    顾安安花了家里一大笔钱买了个首饰盒,这时候可不敢再乱看了,牢牢跟在爸爸后头,一步都不敢落下。

    这华侨商场的好东西还真不少,顾建业和余坤城没有一会儿的功夫,就买了十几尺的灰色呢绒布料,这是做列宁装中山装的好料子,几乎在供销社一出现,就会被里头的员工私底下瓜分光,而且眼前的这块布料显然比外头卖的那些更好,摸上去更厚实了一点,做成衣服,天气再冷些也能穿。

    现在天气眼瞅着热起来了,不过好料子一样好出手,大不了再留些月份,反正这天气早晚也是要转凉了。

    除此之外,顾建业还买了几斤的羊绒毛线,他记得媳妇说了,家里的毛衣都穿了好些年了,一点也不软和了,趁现在有好料子屯点也好,夏天开始织,等到了秋天,正好织完就能穿了。

    除了自己穿的,他们还额外多买了一些颜色鲜艳点的,还是大城市的商场好,现在的涟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