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节 (第2/4页)
重点完全从案件本身转移到了“器官无限储存”整个项目上。 “李,你太了不起了。”肯特也没想到李铮这一仗居然打得这么漂亮,只是一个电视采访,就完全扭转了局面。 李铮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还得感谢你,若不是你帮忙,我不可能这么顺利扭转舆论。” 肯特耸耸肩,李铮还是低估了自己在美国的影响力,只要李铮放出话去愿意接受采访,有的是电视台上门。只是这时间上,确实没那么好把控就是了。 “多尼阁下和法诺丁阁下那边我都安排好了,两位先生都表示非常荣幸和你见面。” 多尼是芝加哥法院退休的老法官,虽然已经退休了,但现任法官是他的学生,在芝加哥司法界的影响力非常大。 法诺丁是哈佛法律系出生,是美国参议院议员,与默沙东有着极为紧密的利益关系,他的校友现如今都是美国司法界的中流砥柱。 李铮脸上的笑容更加深了。 陈安帮和吴照蒙一晚上没有睡着觉。默沙东替他们安排的事芝加哥酒店最好的江景房,拉开窗帘就能看到芝加哥城的万家灯火。 伴着美国乡村音乐悠扬的旋律,巨大的白色游轮从城中央的河中驶过。 明明是这么难得一见这么美好的夜景,但这两位却没有丝毫欣赏的心情,三天后就要开庭了,但是他们心中却是一点把握也没有。 两人晚上的时候,也去找过李铮,但是李铮那时候正在芝加哥电视台录节目,两人自然是扑了一个空,这使得心中本就七上八下的陈安帮和吴照蒙,心里更加忐忑了。 两人实在睡不着就在房间里讨论了一宿,如何在最坏的情况下保全华清的名声,在他们看来,他们个人的得失是小,若是真是因此使得华清百年校誉毁于一旦,他们就算死了也不敢面对为了华清为了华国教育奋斗了一生的先烈们。 然而第二天顶着熊猫眼和一脸苦大仇深表情的陈安帮和吴照蒙走出房间的时候,就发现他们的最坏准备似乎做得太早了点。 “哦,是和李铮先生一起来的华国人!” “他们也是那项了不起的医疗项目研究中的一员吗?” “我想是的。” 于是,两人充分感受到了外国友人的热情和友好。 在热情服务员的带领下走到餐厅,他们随即发现李铮和默沙东的肯特先生正和一个衣着讲究的外国老人不知在讲些什么,三人不时发出愉快的笑声。 陈安帮和吴照蒙对望一眼。 “小陈啊,这事是不是没国内报纸上说得那么严重啊?”吴照蒙满脸疑惑地开口道。 “外国有报纸不?咱看看他们的报纸,会不会提到我们的官司?” 陈安帮闻言,立刻点点头,他怎么就忘了这回事呢!国内媒体发难的时候,口口声声说外媒怎么怎么说,他们到了芝加哥倒还没有真正看到过外媒对他们的评价。 想到这里,陈安帮也呆不住了,他和吴照蒙说了一声,就快步向酒店前台走去。 当他们看到报纸中,一溜烟规划未来医疗蓝图,畅想未来科学,赞美李铮项目的话,两人不由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小陈啊,听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内容,是可以买的是不是?” 陈安帮…… 另一边,李铮和多尼先生的交流十分愉快。从肯特口中得知,多尼先生非常喜欢华国的刻章文化,家中收集了许多华国古代时候的印章。 于是李铮特意让梁哲从梁家拿了一块玉石犀牛,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玉石材料,质地坚硬不易变形却极好雕刻,还散发着一种很淡很淡的香味,好似龙涎又好似犀牛角磨粉混入草药的味道。 多尼先生果然是个识货的,见到玉石犀牛的时候,眼睛都亮了几分。李铮也不是让他做什么违背原则的事情,只是向老人申诉了一下,同时表达了自己希望庭审能保持公平的愿望。 多尼先生闻言,当场便表示,芝加哥法院是美国宪法的坚决拥护者,在法律面前没有国家、民族之分,公平是法律唯一的准则,请李铮放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