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之大时代_第12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节 (第3/4页)

   法诺丁那里也是依葫芦画瓢,投其所好。法诺丁与默沙东本就是十分紧密的伙伴关系,几乎不用李铮开口,他就已经表明了态度,他会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使这次庭审做到公平公正。

    “李,你放心。法官们或许不懂得专业技术。但是我的许多好友都是默沙东里面的技术人员,他们曾不止一次提到过,你的ch5溶液和uw溶液根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研究方向,你在节目上说得十分明白,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专利扯皮案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第155章

    1985年7月25日, 以华国人为主角的首个专利案件在美国芝加哥正式开庭。在多年后,国内知识产权法律工作者对此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认为这是国人知识产权观念的首次觉醒。

    当然这是后话了。

    25日早晨,李铮三人从芝加哥大酒店出发, 前往芝加哥法院。

    法院门口已经围了不少记者。美国人民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在这场美国人与外国人的案件中, 向来护短到甚至不讲理的美国媒体这回居然对那个华国人赞誉有加。

    美国人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去关注这个专利案件。

    “是李铮,那个李铮!”有些人惊讶地发现,案件的被告、另一个主角,居然是刚刚获得上年度最具影响力生物人的李铮。

    李铮漂亮的履历让护短的美国人民都不敢置信, 这个天才般的年轻学者会做盗窃科研成果这种事情。

    “原告奥尼.巴多克控告被告华清大学、华清大学生物实验室、华清大学第九生物研究实验室违背合同条款第142条不得在合约期间向第三方以任何形式透露项目相关资料,第163条在合约期间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相关项目的研究。本案件现在正式开庭。”

    奥尼和李铮三人分别站到了原告和被告席上, 旁听席已经密密麻麻坐满了人, 除了奥尼的老师及芝加哥的同事,还有许多闻讯赶来的华人。他们本抱着为同胞声援的目的而来,因为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的他们,非常明白美国这个多民族国家, 在包容性的表面下的强烈排外性。

    但是真正到了现场, 他们才发现他们这趟可能白来了。这位年轻的华国学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极强的学术水平征服了美国媒体,让这些平日里刻薄得连总统都可以冒昧的舆论引导者们都收起了自己尖酸的一面。

    “首先, 由原告方陈诉并提供证据。”法官严肃地看向奥尼所在的位置。

    奥尼对旁边的律师点点头,律师站了起来。

    奥尼教授的眉头紧皱,自从上了法庭以后就没有松开过。他已经为自己的冲动感到一丝后悔了, 在提起诉讼前,他根本不知道那个华清第九生物研究实验室的负责人居然是那个李铮。

    李铮不是香江人吗?他怎么会到华清去了,若是,若是他早知道,他或许会采用更加温和的方法。

    “好的,法官。奥尼.巴多克先生于1985年5月13日与孟家荫先生,也就是华清生物实验室的前负责人签订数据承包处理的合约,聘请华清大学生物实验室作为其在‘延长器官储存时间’项目中的数据处理方,这是合同原本。”

    “合同的第142条明确规定在合约期间,华清大学生物实验室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透露芝加哥大学生物实验室给予的项目资料。但是我们通过uw溶液项目和ch5溶液项目的实验流程比对发现,ch5溶液项目的前期工作照搬uw溶液的前期项目成果,这是实验流程对比图。”

    “还有,合同第163条明确规定,在合约期间,华清大学生物实验室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与合约项目有关的任何研究。但是,众所周知,ch5溶液和uw溶液都是器官储存液,且因为ch5溶液的出现,使得奥尼教授与诺华的合约被停止,给奥尼教授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华清大学有目的地进行同质化研究攫取合约方利益。我的陈诉完了。”

    奥尼的律师向法官点点头,随即将与华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