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_第二百五十章 破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章 破城 (第2/3页)

人的守军已经不足三千,而为了确保有足够的人手守城,耶律楠下令征召城中的汉人参与守城。汉人的民族优势之一,那就是人多。

    无论是哪个少数民族入主了中原,到头来都免不了被汉族同化。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汉人的数量实在太多了。几十万少数民族扔进几千万的汉人里,顿时就被“稀释”的微不足道。随后便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少数民族变成了华夏大家庭的一员。

    武州虽是辽国的城池,但生活在武州的大多数人却是汉人。而且不仅仅是武州是这种情况,幽云各地的情况也大多如此,汉人都是占了大多数,辽人依旧还是“少数民族”。平日里辽人是统治阶段,汉人对作威作福的辽人多是采取忍让的态度。但如今城破在即,都大难临头了,谁还在乎是否会因为得罪辽人引来报复,就算是事后报复,那也是活下来以后再考虑的问题。

    没人愿意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而且还是留给平日里总是变着法欺负自己的辽人。生死关头,各安天命,大难临头各自飞,辽人决意集中力量突围,而汉人则开始想方设法派人出城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

    张宝并不是个容易被糊弄的主,他才不会天真的认为武州城里的汉人是出于同族之谊才想要反正,重新回到母族的怀抱。不过他也没傻到当面拆穿对方的假话。幽云十六州是要收复的,但收回的幽云十六州不仅仅包括土地,更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口。人口可比土地要更有价值,但如何安抚民心,却需要张宝慎重对待。

    好在久居辽国的汉人虽没彻底被辽人同化,但同样也受到了辽人的影响。北地汉儿们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即强者为尊。说通俗点就是习惯依附强者,只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这些北地汉儿便会认同。相比起将大宋视为天下正统的大宋百姓,北地汉儿反倒更容易“收买”一些。

    张宝谋取幽云十六州可不是为大宋出力,仅有一个高丽,充其量也不过只是一个夜郎自大的草头天子,没什么意思。只有夺取了幽云十六州,张宝才有与朝廷分庭抗礼的资本,幽云之地的北地汉儿,与张宝同属一族,对大宋所谓的正统更是没有多少认同感,而张宝只要获得了这些北地汉儿的拥戴,即便到时朝廷想要跟自己翻脸,那也要先掂量掂量是否要冒这个险。

    收买人心这种事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其中的分寸把握便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张宝此时虽并不打算直接亮明旗帜割地为王,但前期的准备还是该做就要做。

    和颜悦色的安抚了偷溜出城前来拜见的汉人代表,承诺破城以后不会伤害同根同源的汉人,说得汉人代表感激涕零,连声称赞张宝仁义。张宝并没有言明自己的来历,对于汉人代表猜测的大宋兵马一说更是矢口否认,只说自己是在大宋境内混不下去的一伙流寇。而汉人代表又惹不起张宝,更不敢当面戳穿张宝的假话,别看此时张宝对他们几个和颜悦色,天晓得万一说错哪句话会不会惹得他翻脸。

    送走了武州城的汉人代表,张宝也立刻升帐聚将,准备拿下武州。拖延了快一个月的时间,朔州的兵马迟迟未到,如今又通过汉人代表了解了武州城的内情,张宝不准备继续拖延下去,先拿下武州,然后再考虑是否出兵朔州。

    得知张宝决意攻城,早已等得心情焦躁的众将无不赞成。其中狄雷、韩五更是摩拳擦掌,扬言要做先登。缘分这东西还真是不好说,韩五性情桀骜,没什么朋友,但跟狄雷却是一见如故,二人那感情升温的速度那叫一个快,别看认识不过数月,两人已成无话不谈的至交好友。

    不过熟归熟,该争的时候还是要争。看着平日里哥俩好的韩五跟狄雷为了先锋一职争得脸红脖子粗,大有先干一架的架势,张宝只得出声喝止二人靠边站,将先登的任务交给了邓元觉。

    邓元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