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章 破城 (第3/3页)
可说是追随张宝多年的老人之一,自受命二龙山练兵以来,邓元觉一直兢兢业业,不图名不图利,相比起张宝麾下那些喜欢出风头的大将,邓元觉显得有些过于低调了。不过低调不代表没本事,对于邓元觉的本事,张宝可是很了解的。能与梁山军第一步将鲁智深斗得旗鼓相当的宝光如来,那本事能次得了? 得知张宝将首攻的任务交给了自己,邓元觉心中不由大喜,当年征讨高丽,邓元觉并不尽兴。高丽弹丸小国,国中所谓的名将放在石宝、邓元觉等人的眼里,也就一般般了。而辽国不同,宋辽之战历时多年,在与辽国的战争中,大宋更是胜少负多,面对这样一个强敌,那国中的高手肯定要比高丽要多得多。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身为武人,与强敌交手可说是每一个合格武人的夙愿。邓元觉很期待接下来要开始的攻城战。不过身为邓元觉的亲信,伍应星还是忍不住泼了邓元觉一头冷水,劝邓元觉不必对接下来的攻城战期望太高。 “大师,辽国的确是强者如云,但不代表咱们这回就能遇到。即便真的有强者在武州城里,可被咱们主公这段时间折腾,还能有多少精力迎战?” “唔?那你的意思是说咱们不必拿出十成的力气攻城?”邓元觉皱眉问道。 “当然不是,主公有令,我等自当效死命完成。而且武州城里没什么强者,不代表辽国其他地方也没有强者。咱们这回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唯有这样,等将来遇到强敌时,主公才会放心交给咱们应对。”伍应星一听连忙解释道。 张家各营人马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良性竞争,伍应星对邓元觉所说的话也容易理解,邓元觉闻言点点头,“好,既然如此,那就由我亲自上阵,争取将这武州城一鼓而下。” 军心士气可鼓而不可泄,武州城守军这一个来月已经让城外的贼人给折磨的快要精神崩溃,再加上此时城中人心已乱,守城已经变成了一件随便应付的差事。当城外战鼓喧天的时候,待在城下的守军还以为跟前些日子一样,是光打雷不下雨,哪怕是城头的守军已经开始声嘶力竭的示警,城下的守军也没当回事。 狼来了的故事,同样的话说多了也就没人当回事了。在武州守军在城头留人坚守不久,城外贼人便换了花样,作势要攻城却往往只是跑到距离城墙三百米时止步。这示警的次数一多,也就让人起了懈怠,不再把示警当回事。 而这回张宝却是动了真格的,先是投石车射击掩护,随即由邓元觉率领的人马,扛着云梯便冲到了城下,等到城下守军慢吞吞走上城头的时候,负责先登的邓元觉已经带着人在城头占据了一块地方。 眼见爬上城头的贼人越来越多,本就没多少战心的守军当即撒丫子跑了,把城头留给了那些还在负隅顽抗的“同伴”,而那些还在坚持的人一见“同伴”跑了,顿时士气大泄,心灰意冷之下把手里的兵器一扔,双手抱头蹲在地上乖乖做了俘虏。 “还真叫伍应星那小子说中了,这攻城战真没意思。”原本以为会有一场恶战的邓元觉颇为扫兴的对随后进城的贝应夔抱怨道。 “少抱怨了,能这么轻易便拿下城头,你就偷着乐吧。对了,抓住这武州城的守将了吗?” “伍应星已经带着人去了,你放心,这城中的粮库、钱库我已经派人前去接收,出不了岔子。”邓元觉边说边与贝应夔一道进了城。 “那维持城中治安,扫清残敌的事情呢?”贝应夔边走边问道。 “已经有主公的亲卫营接手了,主公准备什么时候进城?”邓元觉又问道。 “不着急,等见过了朝廷的特使,应该就会进城。” “唔?朝廷特使?” “是啊,好像是叫黄经臣。” “嗬~来得还真是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