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_第三百一十三章 练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练手 (第2/3页)

等辽人出面阻止,毕竟辽夏一直都是盟友关系,张宝在不与辽国翻脸的情况下自然会有所顾忌。但现在,西夏与金国结盟了,那在辽国的眼中,西夏也就成了叛徒。

    叛徒,永远都是招人恨的。无论出发点是什么,背叛总是难以饶恕的一项罪过。西夏为了自身利益而放弃了与辽国的“友谊”,那此时安东军攻伐西夏,辽国选择袖手旁观两不相帮就已经算是厚道,再想让辽国为西夏向安东军求情,那就有点得寸进尺了。

    更何况此时的辽国上下也没闲工夫去管西夏的“闲事”,金兵又来了,他们需要先解决自身面临的危机,自身都难保了,哪还有余力去关心西夏的死活,而且为了西夏这个二五仔去得罪“金主”安东军,得不偿失啊。

    找不到“小伙伴”的西夏这回只能跟安东军“单挑”了。可安东军的强悍却远非西夏一力可挡,尤其是在西夏军的精锐铁鹞子被安东军全歼以后,西夏国中的部分权贵人心浮动,开始为了自家的命运而动摇,频频在私底下与安东军走动。

    人心散了,队伍就难带了。西夏虽仿照大宋施行中央集权,但国中各部族的实力依旧很强大,李乾顺敢与安东军作战的底气,便是各部族对他的支持。但随着战事不利,各部族为了自身的利益开始动摇对李乾顺的支持,李乾顺独木难支,也就预感到了末日的来临。

    铁鹞子就是李乾顺手里的最后一张底牌。所谓的铁鹞子,就是重装骑兵,在战场上的突击力十分强大,但这世上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兵种,要对付重装骑兵也不是没有办法。安东军里除了存在仿照唐代陌刀兵而组建的重装步兵外,更有一支长枪骑兵专门用来克制重装骑兵。

    一寸长一寸强,长枪骑的制式长枪长达五米,冲锋时长枪平举,不等敌人靠近就被长枪捅下了马。铁鹞子是重装骑兵,自身负重极大,一旦落马,说不好听点就是想要爬起来都不容易,就跟后背着地的乌龟,只能任人宰割。

    本来无论是陌刀手还是长枪骑,其实都是用来对付金兵的。而现在只不过是拿西夏练练手,顺便验证一下这两个兵种的实用性。而经过验证以后证明,在冷兵器为主的战争中,陌刀手与长枪骑的确都有可取之处。

    多兵种配合作战才是王道,想靠单一兵种打遍天下那纯粹就是找死,陌刀手与长枪骑只不过是安东军诸多兵种中的之一。身为主将,不需要个人的武力值有多高,但对于多兵种之间的配合,善于针对各兵种的取长补短,那是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

    安东第四军主将李懹在这次攻伐西夏的过程中,表现可圈可点,不仅证明了自身的能力,更证明了安东大都护张宝的识人之能。当初张宝力排众议任命李懹为安东第四军主将时,没有多少人看好李懹,甚至就连李懹的叔父李助,现如今的荆湖一带绿林黑道总瓢把子,也认为张宝这任命有点草率,有“拔苗助长”之嫌。

    而如今李懹用事实回应了早先的那些怀疑,张宝没有看走眼,李懹的确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所欠缺的就只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对于张宝要解决西夏的意图,李懹心里也十分清楚,西夏地广人稀,此时占据对安东军来说并没有多少好处,要说安置百姓,安东大都护府有比西夏更适合安置的地方。此时出兵西夏,只是为了避免在将来与金兵交战的时候西夏充当搅屎棍蹦出来碍事。

    占领西夏并不是目的,让西夏陷入内斗才是关键。只有自顾不暇了,才能没精力去掺和外面的“闲事”。李乾顺是西夏的一代明主,但站在安东军的角度来看,李乾顺也就不适合继续担任西夏国主。有李乾顺的西夏是个攥起来的拳头,需要随时提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