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四章 从容 (第3/3页)
不算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而且即便不能接受又能怎样?孙安等人又不是没有别的出路,安东军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便不去投奔安东军,跑去投奔南京道的耶律定也够耶律敖卢斡跟耶律余睹头疼的了。 早先耶律延熹出逃以后,人在南京道的耶律定得到了耶律淳的拥护抢先一步登上皇位,那时耶律敖卢斡为了避免兄弟相争,也就默认了这个事实,宣布接受南京道的结果。但随着局势暂时稳定下来,正应了那句树欲静而风不止,耶律敖卢斡无意去跟兄弟耶律定争什么,但南京道的某些人却似乎已经将耶律敖卢斡视为了眼中钉,rou中刺,欲除之而后快。早在金兵因为大将完颜娄室阵亡而退兵不久,南京道就遣使来西京道宣召耶律敖卢斡去南京道见驾,好在那时耶律余睹极力阻拦,才让耶律敖卢斡没有成行。 而南京道见一计不成便又生一计,没有把耶律敖卢斡诓去南京道,便狮子大张口向西京道索取大量粮草辎重。耶律敖卢斡为人厚道,见兄弟有难便有心想要帮衬一二。万幸他有个好姑丈,还是耶律余睹,甘当黑脸将南京道的使者直接轰出了大同府。 二次挫败了南京道的阴谋,耶律余睹也就不可避免的上了辽国朝廷的黑名单。一道锁拿耶律余睹的旨意也就出现在大同府,只不过耶律敖卢斡此时也醒悟过来,面对咄咄逼人的朝廷使节,耶律敖卢斡毫不退缩,直接拔剑逼着朝廷使节跪地求饶,这才放过了本以为来西京道能有油水可捞的朝廷使节。 这人呐,不能不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耶律定就是误以为可以凭借皇帝的名义拿捏一下耶律敖卢斡,这才丢人现眼了一回。而耶律敖卢斡也通过这件事认清了耶律定的真面目,大敌当前还惦记着排除异己,这要是天下太平了,那自己还能有活路吗? 耶律敖卢斡不想此时称帝与南京道的耶律定分庭抗礼,那样的结果只会是便宜了一旁虎视眈眈的金国。而且以辽国目前的实力,即便将来打退了金国的入侵,想要重振辽国昔日的荣光,恐怕自己这辈子也是看不到了。 既然没机会称帝了,那就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家的出路。耶律定靠不住,那就惟有试试依靠安东军。相比起总是惦记着要干掉自己的耶律定,安东军做事明显要更靠谱一些。虽说安东军支持耶律敖卢斡也是有自身的目的,但至少在做事的手段以及态度上,还是很值得让人信任的。 耶律敖卢斡很清楚,辽国距离灭亡并不遥远,此时的坚持也不过是在苟延残喘。与其将来被金国这个昔日连家奴都算不上的家伙给吞并,倒不如便宜给安东军,至少在对待自己等人的态度上,安东军要比金人强上百倍。 当然,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一回事,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耶律敖卢斡也是个要脸的人,不可能上赶着去求安东军的收留。如今的西京道还是耶律敖卢斡当家作主,而在他的默许下,安东军与辽军的合作也越发的紧密,不仅是在军方,甚至在民间,汉辽之间的互动也越发的频繁。 西京道所发生的现象在南京道的眼里自然不是好现象,有心要阻止,可眼下金兵又跑来坏事,而且相比起上一次的战事,这一次要更加凶险。上回只是来了一个完颜银术可,南京道的留守大将兀颜光率领手下众将尚可应付,但这回完颜阿骨打亲自挂帅,兀颜光就有点吃不消了。 在生死存亡面前,脸面无足轻重。眼见金兵打破檀州逼近了析津府,耶律定等人也就再也沉不住气了,急忙遣使来到西京道求援。要按耶律余睹的看法,管他耶律定的死活,死了更好,回头就推举耶律敖卢斡登基。但耶律敖卢斡却念及兄弟之情,决意出兵协助南京道抵御金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