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_第三百二十章 辽国已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章 辽国已亡 (第2/3页)



    “对啊,金人与我辽人有亡国之恨,可我等若是想要报仇雪恨,仅凭自身的力量那是远远不够。宋人会在将来步了我辽人的后尘,那我们不投靠安东军又去投靠谁?”

    不愿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的窗户纸叫耶律敖卢斡捅破了,贺重宝再次沉默。的确就如耶律敖卢斡所说,辽国想要东山再起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些年连连战事不断,损兵折将的同时对辽国的经济也造成重大的影响,失去了南京道,辽国连自给自足都办不到,连吃饭都需要别人接济,还谈什么报仇雪恨。

    理想总是很丰满,但现实往往总是很骨感。屈从于现实,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若是旁人,甚至是耶律余睹劝说贺重宝,十有八九都会遭到贺重宝的拒绝,宁愿一死也不想要寄人篱下。但此时劝说他的是当初距离皇位仅仅一步之遥的晋王耶律敖卢斡,贺重宝也就动心了。

    能够活着把仇报了,干嘛一定要去死?为了心中的仇恨,贺重宝决定“委曲求全”,听从耶律敖卢斡的建议,依附安东军寻机向金人复仇。至于安东军与金人是否会握手言和这个问题,耶律敖卢斡也十分笃定的告诉贺重宝,一山不容二虎,即便张宝有心退让,金国也不会放过随时可能为威胁到自己的张宝。而等到金国想要言和的时候,张宝同样也不会放过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耶律敖卢斡在辽人中的声望极高,被人誉为贤王。也难怪萧奉先想方设法也要除掉耶律敖卢斡。耶律敖卢斡活在这世上一日,他的影响力便会在辽人中存在一日,只要他登高一呼,响应者必定无数。

    贺重宝相信了耶律敖卢斡的话,并且听从耶律敖卢斡的建议,带领少数人留在南京道里收拢残部。郭药师投敌打开城门后,以兀颜光为首的辽国众将虽极力反抗,但由于仓促迎敌,又因为自身实力不济,最终还是未将金兵赶出城。

    兀颜光战死以后,早先担任副帅的贺重宝也就成了南京道辽兵的主心骨。城破那晚金兵忙着抢劫,有不少辽人趁乱逃出了城,贺重宝此时要做的,就是将那些残兵败将组织起来一同带往居庸关,作为自己日后在安东军内安身立命的本钱。

    放下去招收旧部的贺重宝不提,单说率兵退至居庸关的耶律敖卢斡。在居庸关,耶律敖卢斡见到了自己此时最想见到的人,安东大都护张宝。

    “耶律敖卢斡拜见张安东。”耶律敖卢斡能屈能伸,主动向张宝行礼道。而张宝虽然明知耶律敖卢斡如今已经走投无路,但表现依旧如故,并没有在此时表现的多高傲,一见耶律敖卢斡向自己行礼,张宝连忙伸手相掺,温言道:“晋王殿下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唉~如今国破家亡,张安东这声殿下,耶律敖卢斡受不起。”

    “呃……那不知该如何称呼殿下,耶律兄?”

    “若能与张安东兄弟相称,那是耶律敖卢斡的荣幸。”

    一个有意接纳,一个有心投靠,这事情也就变得简单了。其实不需要那么些的废话,无论是张宝还是耶律敖卢斡,都是明白人,知道眼下辽人除了投靠安东军别无出路,至于历史上耶律大石率领部分族人西行建立西辽,此时还未发生。耶律大石据传正陪着耶律延禧在钻山沟,跟奉命围捕他们君臣的金兵打游击。

    耶律敖卢斡决意带领西京道族人依附安东军,这件事本身就已经筹划了很久,之前安东军接手西京道,也是对西京道辽人的一次试探,而从结果来看,辽人对此并不反对。要么依附安东军做个寻常百姓,要么沦为金人的奴隶,但凡思维正常的普通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西京道内代表辽国的旗帜已经被人悄然取下,换上了代表安东军的旗帜,而辽人对此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一切都是那样的水到渠成,而张宝也并未借此机会对西京道的现状做多少更改。早期的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