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_第三百四十一章 战与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一章 战与和 (第3/3页)

个对大金来说绝对不算好消息的消息,北方草原诸部正在集结,貌似准备对大金发动反击,这时候对宋开战,对金国的财政无异于雪上加霜。

    金国的骄兵悍将胜仗打多了,也就养成了不可一世的脾气。什么时候战无不胜的大金需要与敌人议和?可理想总是要屈从于现实,金国的财政现状并不好,由于得罪了大宋这个经济上的巨无霸,愿意与金国进行贸易的国家几乎就没有。没有贸易,自然也就缺钱,而没钱,许多想办的事就办不成。

    想凭武力去劫掠?大宋如今严阵以待,北方草原诸部又生性彪悍,金国想要通过劫掠补充国库,往往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在负责金国外交事务的完颜希尹看来,与宋国恢复贸易往来才是当务之急,当初有意释放赵佶父子,除了挑动宋国内部的权力争斗外,示好宋国,从而恢复两国贸易往来也是目的之一。只是赵佶父子被宋国自己派人救回去了,完颜宗弼又在不久之后“惹是生非”。

    对于完颜宗翰的提议,完颜希尹是赞同的。宋金虽必会有一战,但绝对不能是现在。金国看似军事力量强横,但若是拼国力,却绝对拼不过宋国。眼看着宋国的国力逐渐恢复,而金国却还止步不前,完颜希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持久战,金国耗不起。

    金国如今的勃极烈制度,皇帝是唯一的,而五位勃极烈所负责的事务也各有不同。比如完颜斜也的谙班勃极烈,便相当于是储君这个位置。而像完颜宗翰早先的职务国论忽鲁,则相当于全国军事最高长官,至于完颜希尹所担任的乙室,那就是外交部长。

    金国的大权,掌握在皇帝以及五位勃极烈的手中,但五位勃极烈手中的权力也有大有小,其中最无足轻重的,便是昃勃极烈,国家储君第二候选人,目前由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孙完颜亶担任。

    但金国不同于宋国的是,国中宗族势力强大,完颜晟做事必须要考虑到宗族的意见。要不然许多事他就办不成。皇权,对于那些手握重兵的宗族来讲,威慑力并不足够强大。早先宗族势力不吭声,一是不满完颜宗弼不征求他们的意见便擅自行动,二也是缺少一个领头人。宗族势力里的大多数人都挺鸡贼,都不愿做出头鸟。但随着完颜宗翰返回上京,宗族势力也就找到了代言人。

    完颜晟虽想借此机会削弱完颜阿骨打一系的实力,但他又不得不考虑宗族势力的态度。完颜宗翰此时提出议和的意见,完颜晟也就找到了下台的台阶。见好就收,过犹不及,真要是为了干掉完颜宗弼而得罪了宗族势力,对完颜晟来讲也是得不偿失。

    而在各方势力彼此妥协的情况下,一直“寻求和平”的金人使者队伍自上京出发,由完颜希尹亲自带队前往大宋。

    若是过去徽钦二帝执政时期,金人主动议和,大宋君臣是求之不得。但现在换了对外态度强硬的张宝执政,大宋朝廷的态度也就不如过去那样“温顺”了。上行下效,朝廷的态度间接影响了百姓的态度,又由于之前民间的宣传,大宋百姓对待金人的态度犹如看到了仇人一般。

    金人依仗武力横行霸道那一套,从进入宋境以后便行不通了,若不是随行的宋军“保护”,说不定完颜希尹一行人都到不了汴梁。为啥?民以食为天,花钱都买不到东西吃,去汴梁的路途遥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到,那还不得在半路上就被活活饿死?

    好在沿途驿馆还秉持着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态度,为金人提供了所需的吃喝,而完颜希尹此来也不是为了享福,对于礼节上的慢怠,也就暂时忍了下来。不过完颜希尹也通过大宋百姓的态度隐隐感到自己此行想要成功的难度恐怕不小,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