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宋做权臣_第三百四十二章 和谈艰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二章 和谈艰难 (第2/3页)

,诸侯割据的局面。由于拥立赵谌登基称帝,安东军由张家私军摇身一变就成了朝廷官军,而所变的只是一个身份,但战斗力却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在安东军的武力威慑下,大宋境内即便有野心家冒头,也会被迅速扑灭。而大宋各地人心安稳了,金人想要浑水摸鱼的愿望自然也就落了空。

    在金人眼里,张宝已成大金国的克星。可以说金国的每一次受挫,似乎都有张宝的身影。灭辽的时候有他,西京道的耶律敖卢斡若是没有张宝的资助,仅凭一道之地根本就不是金国的对手。而在灭宋的时候,又是张宝横插一脚,把本该陷入崩溃的大宋重新又支撑起来。

    立场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张宝在金人眼里是大金国的克星,但在宋人眼中却是解救他们于危难的救世主。而随着张宝执政以后的种种举措,让大部分百姓得到了实际的好处,张宝在民间的威望一时无两,已经盖过了原来的赵姓皇室。

    当然,大宋百姓的日子过得越好,金国的人心里就越是不舒服。就跟看一个快要破产的人时来运转又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一样,心理阴暗的人肯定不会觉得高兴。而且金国亡大宋之心由来已久,大宋越是强大,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想法越难实现。

    完颜希尹不是头回来大宋,前几回来的时候趾高气昂,大宋百姓见了唯恐避之不及。但这回来了,那些往日唯恐被金人盯上的百姓却是怒目而视。这很好解释,过去朝廷畏金如虎,百姓没人撑腰自然胆怯,而如今朝廷对金强硬,连带着百姓也就有了不惧金人的底气。这就跟后世的抗美援朝是一个道理,那时的中国还没有核武器,但在打赢了朝鲜战争后,全国上下还真没几个惧怕老美核威胁的人。

    心态不一样,所表现出的态度自然也就跟着不一样。而完颜希尹通过观察那些大宋寻常百姓对待金人时的态度,也隐隐预感到了自己此行的不顺利。被“扔”在驿馆已经将近一个月了,宋国朝廷始终没有工夫召见完颜希尹。但就在完颜希尹打算有所行动的时候,一群前来驿馆暂住的人引起了完颜希尹的注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口音、外貌以及平日的生活习惯,往往就可以判断这人的家乡在哪里。引起完颜希尹注意的这批人既不是宋人,也不是辽人,而是更像常年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尤其是这些人看到完颜希尹护卫后的第一反应是拔刀相向,更让完颜希应断定这些人是来自北方草原诸部的人。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当依靠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击败对手的时候,寻求盟友也就成为了必然。就跟过去金国找大宋结盟一起对付辽国一样,此时的草原诸部在发现仅凭一己之力抵抗不了金国时,找到与金国同样有仇的宋国寻求帮助,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金国这回选择与宋国和谈,一是没有做好与宋国开战的准备,另一个原因便是北方草原诸部此时拖了金国的后腿。草原诸部民风彪悍,金人想要劫掠草原人,就如从要饭的碗里抢食,所遭受的反抗也是最激烈的。

    金人战力强大,但草原诸部的勇士同样也不好惹,正面战场干不过金人,草原勇士们便打游击,不断sao扰金人,让其永无宁日。草原广阔,草原勇士的骑术更是从小便锻炼,而金人面对草原勇士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战术,还真想不出合适的应对之策。就算金人想要通过烧房毁屋的方式来泄愤,可草原人的日常生活以游牧为主,居无定所,金人想抄人老窝也得先找到对方的老窝在哪才行。

    不过草原诸部如今还是一盘散沙,虽然现在有了金国这个共同的敌人,但在作战时还是各自为战,谁也不服谁。而在草原部落林立的情况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