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2节 (第4/4页)
着烙馍混合在一起的香味催得旁边的孩子直舔嘴唇,一到手,哪里还会去搀不够塞牙缝的烤粉条儿? 吃着欢的孩子,大人在上头含着笑有条不紊地将发酵、碱度都十分合适的面团揉成长条,用刀“沙沙沙”地利落切成小段,双手合拢将这些小段揉成漂亮的圆球,挨个儿整齐摆放在竹篦上。 “赶紧的,添把柴火将火烧旺啰!” 吃完了烤面团的孩子满足地舔舔手指,“好嘞!”然后尽职地添柴烧火。灶膛里的柴火“噼啪”燃烧声大了起来,随之而起的就是蒸馍的面香味儿。不大功夫,第一锅蒸馍出锅了,火候好、白生生、暄腾腾的大蒸馍,看着就特有成就感。 这时候大部分人家都会发挥“宁穷一年、不穷一节”的朴素信条,互相大度赠与蒸馍,拎着馍篮篮,周围人家都给几个,各自瞧一瞧比一比谁家的馍更白、更大。若是谁家有手巧的媳妇儿会将蒸馍做出各种图案来,比如牡丹花、十二生肖之类,那这家的蒸馍绝对会成为名副其实的香饽饽,各家都会争着要几个。 因为同一天蒸年馍,整个吉安村到处都弥漫着热馍出锅的醇香和烟火气,这份冬日里的热闹麦香让人踏实和心安。 第357章 玉蝶绽放 杜家人也起得很早,虽则蒸年馍前两天已经早先比村子里大多数人家忙好了,但手头的事儿一丁点儿也没少,这是年前最后一次往城里送货了,但分量也是最多,从杨二叔那里往回直拎了三桶羊乳。 而杜大山手里的烟杆活计已经交了两批了,慢工出细活儿,这东西同过节大采购的关系不大,因此上烟杆铺子的掌柜倒也不急着催要,最近省城里的老爷们时兴抽鼻烟,这阵风估计很快就会刮到县里来了,掌柜的拿了个双口两膛的并蒂壶和两膛上下各一口的乾坤壶给杜大山,让他好生琢磨琢磨,转年也要带着做了。 而店铺里头已经开始卖上了叶子烟,储藏年深日久、已经凝练成黄豆粒儿大小的豆烟,实坚而果劲,要想捣碎是要费功夫的,因此平时都是吸多少才捣多少;酸味特浓、吸入鼻腔首先带着股酸意的蚂蚁屎,偶一透风就会立刻自然发酵;还有磋碜结成一块块儿不规则的酸枣面儿种类的,别看块头大,但其实其中外坚内虚得紧,叠空累累,到处都是蜂窝状,用手指头轻轻一捻很容易就被捻成细碎的粉末。 县里有那经常同省城那里打交道的、消息灵通的,已经开始有抽鼻烟的了,钱掌柜就是其中一个,他平日又同烟杆店铺的掌柜相熟,早已经去买过两次了。钱掌柜喜欢吸飞烟,之所以有这么个名儿,是因为不用捻,就已经细腻无比,比漠北的漫天黄沙还细,捏了些放手掌上,几乎都感觉不到,当然了,几种鼻烟里头,也属飞烟最贵。 这烟杆铺子的掌柜也是个会做人的,拿了两个鼻烟壶过来作样板时,还送了杜大山一小包深紫色的鼻烟。内行人都知道,鼻烟颜色以墨绿色最为难得,好这一口的都称之为神品,其次就是鸭头绿和孔雀绿的,再其次就是这深紫色了,是经过发酵的宿烟,吸入鼻腔清香馥郁,嗅一鼻子能去湿逐秽。 杜大山自己并不抽烟,因此也不大懂这里头的门道,想着白白放着也是可惜,送了阿青的爷爷。 今儿个杜大山将手里的活儿也放下,预备着同季桂月一齐帮杜芊芊忙着年节前最后一批货。 杜芊芊起床第一件事,仍然是去瞧那盆水仙,外头天还稍稍擦着黑,但是杜芊芊仍然一眼就瞧见花蕾挣脱了表皮的舒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摇身变幻成一朵朵洁白的小花朵。实在是出乎意料,杜芊芊使劲儿揉了揉眼、“啪啪”拍了几下脸,惊扰起旁边兔笼子里头酣睡一一和点点,支棱起耳朵蹲起了身,去瞧主人。 果然没看错!小小的花朵宛如一只只漂亮的玉蝶喁喁私语,每一朵都呈现六瓣、花蕊是嫩鹅黄色,副冠长成金色小酒杯状罩着花蕊,含羞的少女一般吐着丝丝甜香,“偷来梅花一缕香,借得梨蕊三分白”,杜芊芊高兴地大叫:“哥!嫂子!快来看呐!” 第358章 喝出来的性感 杜大山和季桂月刚起床,正睡眼惺忪着,听到杜芊芊的叫声,当然吓了一大跳,杜大山领口还一半儿没翻出来呢,忙慌里慌张往外奔。季桂月也紧跟其后,安安还在被窝里头香香地睡着。 结果到了堂屋,就看见杜芊芊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指着水仙花:“哥,嫂子!快看!” “哎呦,还真被你给催开了!”季桂月奇道,上前去看,“我看是你这诚心通了天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