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吧,我要考哈佛_第18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0页 (第1/2页)

    “京城五道口医学生回楼上一句,谢大佬这名额估计是按照京大医学部的水准来的,金陵药科大学近水楼台先得月,估计能占点便宜,其它学校的人就基本上不要想了。【投递简历须知】里的那句‘重点考虑生源问题’,就已经把全国99.9999%的学生排除在外了。”

    “福利待遇怎么这么差?我送一个月外卖都能赚8000。”

    “问楼上一句,你以为这些人是靠补贴活吗?一个药物专利就够他们吃一辈子了好嘛?要是想谢书尧那么高产,估计三辈子都花不完。”

    谢书尧没想到的是,她在【简历投递须知】中写的‘优先考虑推荐免试研究生,重点考虑生源问题’这两句话,居然戳到了许多人的痛点。

    有不少公知在网络上公开@谢书尧并提问:

    “谢老师怎么能不给考研的学生们一个机会呢?难道能因为大学的成绩就断定一个学生是否有科研的天赋吗?这样是不是太草率了?请谢老师给予一个解释。”

    被@的时候,谢书尧正好拿着手机看微博,她随手就给了回复。

    “看一个本科生的生源,并不是存在高校歧视问题,而是想看这个学生在高中的时候,有多么努力。同理,看一个本科生的大学在校成绩,并不是否定考研生的天赋,而是想把一些明明有三年的时间可以努力,却将希望寄托在考研上的学生排除在我的研究团队之外(仅限个人研究团队),我很欣赏他们身上这种绝地反击的能力,但对于一个研究人员来说,我觉得持之以恒的努力更重要。”

    “生源问题以及大学在校成绩无法表示他们的能力如何,但能表示他们的态度。”

    第94章 第九十四站

    谢书尧的一句‘成绩无法表示他们的能力如何, 但能表示他们的态度如何’, 直接将不少学生的心都扎成了筛子。

    金陵晚间媒体逮着谢书尧在金陵的机会, 近水楼天先得月,采访到了谢书尧。

    因为之前有无数的媒体在谢书尧这儿翻车, 还有一个媒体的记者因为采访谢书尧的时候用词不当、态度不好等险些被谢书尧打一顿, 金陵晚间媒体的记者在谢书尧面前拘束极了, 就和一只温顺的小绵羊一样。

    “谢教授, 昨天您在金陵药科大学制药工程网站上发布的一则通告引起了全民热议,许多网友都提出了问题, 您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代表网友向您要一个答案吗?”

    谢书尧面带假笑, “自然可以。”

    那小绵羊记者问,“有人声称您提出的‘能力与态度’这种观点将很多考研党的上升之路给堵死了, 尤其是在生源与本科成绩等问题上,您表达的观点十分的……凌厉, 您能解释一下吗?”

    谢书尧点头,“这个问题里有很多逻辑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