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吧,我要考哈佛_第24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8页 (第1/2页)

    遇到这样的好事情,当然得投简历啊!

    背靠三百亿科研经费,身后站着拿到诺贝尔医学奖的大佬以及一位成名多年的院士,这条件可比去一般的工作单位好太多了!

    第132章 第一百三十二站

    招聘医药学研究领域博士与博士后的高校很多,虽说每个高校每年可能只招聘几个博士,但那么多高校累积起来,数量也是相当可观了。

    反正每年本土产出的博士基本上都能找到高校或者研究所的工作,去不了985就去211,去不了211还能去个普通本科,实在不行的话,去大专院校也行。

    看到医药高等研究院发出的招聘通知,那些有意投简历的人并没有太多的紧张,因为这个人才招聘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三百多个呢!

    这个研究领域,一年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有三百多个吗?

    大多数人都忘了一件事,医药高等研究院开出的待遇条件特别好,而且并不仅仅是招聘应届博士毕业生。

    那些博士毕业两三年,去了普通本科院校之后跟着一个不怎么行的合作导师打杂的青年教师们看到这个机会,纷纷决定逃离苦海。那待遇实在是太诱人了,年薪六十万,还有丰厚的科研绩效可以提,哪怕他们知道谢书尧的研究团队有着超乎寻常人想象的科研压力与工作强度,都想来拼一把。

    这是一条青云梯。

    青云梯虽然难爬,但上面的风景却是极好的。

    应届博士毕业生则是分为了两派,一派是读博期间已经被学术与科研折磨得心灰意冷,只想博士毕业之后找一个清闲的工作安心苟着的博士,另外一派则是真的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感兴趣,真的醉心于科研,想要在科研上有所建树的博士。

    前者压根没考虑医药高等研究院,他们好不容易从读博的火坑里跳了出来,怎么可能再跳回谢书尧的天坑里?

    后者则是忙不迭地投递了简历。

    谢书尧团队的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一个诺贝尔医学奖的得主,一个国内名望颇高的院士,背靠三百亿科研经费,拥有整个医药学研究领域可能会用到的全套实验设备……这简直就是科研人员的造梦平台。

    只要你有想法,你有执行力,你愿意为了逐梦而努力,医药高等研究院简直就是天堂!

    还有许多在原先的工作岗位上没得到重视,或者是因为得罪了某位行业大佬而被迫坐了冷板凳的科研人员,这会儿也看到了新生的希望,忙不迭地投递了简历。

    招聘网页是谢书尧亲自编写出来的,页面简洁大方,最上端还添加了一个投递简历数量统计的功能。

    这个招聘网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