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6页 (第1/2页)
这样唯一的问题就是,因为白天几乎都是开着门的,原有的热量基本都会消散,所以从傍晚到第二天清晨,大棚里要能够迅速把温度提升起来。 若是用炭,那耗资就很巨大了;不过有蒋老头在,顶多是他晚上多辛苦一下。 “白日里蒋翁可不必在大棚里供暖,还能来什锦食继续做工。”严墨戟摸着下巴考虑了片刻,下了定论,“人力不会浪费,很可以。” 蒋老头在一旁听得满是皱纹的脸皮都抽动了一下。 ——这何止是不会浪费,简直是敲骨吸髓般的压榨了! ——想到他以后每天晚上要在这茅草砖块的泥屋里练一整晚功夫,让火阳之气把周围温度提起来,第二天还要去什锦食做帮工…… ——他年轻时为了突破武功瓶颈也没这么勤奋过! 与陈二郎交流过程中,严墨戟发现这个不到三十岁得青年,确实有两把刷子,对果蔬的种植也很有见地,索性把恒温大棚的事情都交给他负责了。 殊不知陈二郎对严墨戟也颇为佩服:这位年纪轻轻的小老板,不光手底下有这种愿意来做苦力的江湖高手,还对这些农家活计颇为了解,看待问题一针见血,很多想法都让人击节惊叹,难怪可以一个人把什锦食开到青州城来。 而且…… “东家,我还有一事相求。”陈二郎有些不太好意思地问,“你上次带来那些卤味,可在什锦食有售卖?” 严墨戟愣了下:“有啊。” “那就太好了,上次你带来那些,我们一家人一晚上就吃完了。”陈二郎吧唧了一下嘴,似乎在回味什么,旋即反应过来,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下,“从前爹说你那边的吃食都格外美味,我和大哥还不信,如今吃过之后,才知道爹不但没有夸张,倒是我们井底之蛙了。” 严墨戟没想到这一家人都对他的食物如此捧场,心里也收获了极大的满足感,笑道:“那你要什么,跟蒋翁说,他白日下工之后给你带过来。” 蒋老头在一旁脸皮又是一抽。 不过这可不是严墨戟在刻意压榨他劳动力。当初在小镇上的时候,轻功送外卖就已经在什锦食实现了很久。 要不是现在在青州城刚起步,万事都没稳定下来,严墨戟还想立刻就把外卖业务做起来呢。 按照钱平的说法,青州城这边的江湖人士就不是镇上那种小鱼小虾了,他一个人未必镇得住,还是等李四他们一起来了再说。 严墨戟心里盘算了一下,自己来青州城之前,跟李四说过,要他等自己这边的口信,等这边稳定下来之后再来青州城。 从目前来看,什锦食在青州城的开局还算不错,如果后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