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6节 (第2/3页)
身边兵士一起联手cao作竹筒枪、眉清目秀间皆是少年英气,身形瘦削的小郎君,为此眼里倏然绽放出光芒来。 冷静。 镇定。 急不得。 一直紧紧盯着那穿着最豪气的敌将的狄青,几乎不敢相信,他所期待的这个时机,就这么突然地到来了。 他竭力抑制住因兴奋激动而微微颤抖的指间,深深地连吸好几口气,狠狠地搓了几下手指,才定下神来。 他飞快将这几天里一直使用的强弓丢在一边,毫无留恋地换上了之前备下的那副神臂弩,眼眨也不眨地,径直将箭筒中最后所剩的三根,一次性全取了出来。 他极其清楚,机会只有一次——若一次不中,李立遵有了防备后,就不可能再遇上这样的破绽了。 狄青胸腔中心跳如擂鼓,面上却沉静如水,不管四周有多喧闹,他都置若罔闻。 他微侧过头,眯起一眼,眼睛甚至都因过度的集中力而隐隐作痛,却丝毫不影响他将那把哪怕飞鹰营中、除了李超外也无人拉得动的飞鹰强弩开满,装填完毕,再屏息静气地精心对准还在发号施令的李立遵…… 若李立遵未被急功近利冲昏头脑,便不会轻易靠近城墙,更不会忽略了城头宋兵的奇怪反应。 若真是故弄玄虚,实际上已无计可施的话,在面对一个个架上器械,往上利落攀爬的吐蕃兵,又怎么会无丝毫慌乱? 眼看着敌军越发接近,城墙下聚集的吐蕃兵空前密集时,李超赶紧看向陆辞。 陆辞微一颔首,李超便想也不想地扬声喝道:“全军听令!齐——射——!!!” 在嚷嚷什么? 李立遵因离得颇远,李超又吼得撕心裂肺,未能听清。 但在短暂的错愕过后,他的脑子还未反应过来的东西,却清楚地通过眼睛反馈回来了—— 城墙上的宋兵两人共同持管,听令之后,一人仍旧持筒,确保准星不变,另一人则点燃了枪中所装填的、掺有碎瓷的火药。 “轰隆————” 火光在城墙上齐齐迸射的瞬间,李立遵的耳膜也犹如被人用铁锤猛击般,被偌大声浪震得嗡一声巨响后,头痛得似要炸裂开来! 然而身体上的痛苦,远比不上眼前一幕要来得让他绝望:辛苦搭建的‘天桥’,已成了一道道烈火熊熊燃烧、迅速断裂开来的‘火桥’。 离那竹筒枪最近的吐蕃兵,首当其冲,当场被轰得血rou模糊,气绝身亡;离得稍远些的、还在天桥上的,则要么化作痛苦哀嚎的火人,滚落天桥,要么随着桥身的断裂,摔在了数丈之遥的地面上,气息奄奄;而更远一些,才刚至城墙下的兵士,要么被浑身着火的同袍的躯体砸中,要么被这场惊怖的转变吓破了胆,不顾一切地往回撤…… 他的心血,他的心血啊! 李立遵在一阵恍惚过后,目眦欲裂,对陆辞的恨意,也瞬间抵达了巅峰! 他一定,一定要亲手将可恨至极的宋官…… 满脑子皆是要如何将陆辞碎尸万段的李立遵,下意识地夹了马腹,催马往前行了几步。 乱不得。 李立遵强行冷静下来,咽下满腔血腥气。 不论如何,面对这惨烈伤亡,他都需立即撤军了。 他略侧过身来,不留神地暴露出更多脖颈来,向副将下令道:“速速命全军——” 话刚起头,便戛然而止。 李立遵还在嗡嗡响的耳廓,根本听不到那在一片兵荒马乱中,被淹没得极细微的一声弦响,他身边的副将们亦然。 说时迟那时快,三道炫目流星破空划来,齐中那露出的脖颈空隙。 强悍得足以贯穿百步外榆木半杆的弓弩,此时也无愧它的‘神臂’之名,在高明射手的cao控下,那三支箭矢几乎命中了同一处,径直贯穿了那一小截颈项不说,还险些将脖颈给直接射断了去。 余下的强猛冲击力,竟是将李立遵给撞下了马身,直直坠到了地上。 李立遵双目圆瞪,只觉一阵难以言喻的锐痛袭来,眼前就是翻天覆地的凌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