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敢远道 (第3/3页)
断了阿奴,面上浮现出一种苍白的倔强,“江山与女人,这两者能等同视之么?” 阿奴退了一步,谨守谦卑,亦是不愿李珩逼迫自己:“人不会丢,陛下想怎么做,臣去办就是了。” 李珩轻笑,顶住窗棂重新撑起了身子,似又恢复了平淡:“你还问什么呢。” 阿奴领会深意,缓而颔首告退,可将将转身,复又被李珩叫住,而这一回,天子的目光变得几分冷峻:“韦妃临产尚有三月,三月内,你替我去襄阳办件事。” …… 永夜寂寂,李珩还是站在窗下,而又叫殿中侍女灭掉了近处的灯盏。天阔地广,月明星稀,终于只剩他一个孤影。 “陛下爱重云安,自然不愿看见臣的存在,所以臣愿意死,只求陛下放云安自由。陛下为天子,可以任意占有一个喜爱的女子,但作为大丈夫,则该成全那个爱重的女子。臣不敢教训陛下,亦不配与陛下比肩,若臣死后,陛下还是不能放过云安,臣虽不能再与陛下抗争,但在云安心里,陛下就永远输给臣了。” 这便是郑梦观向李珩提出的所谓“可以存在”的交易——用性命换云安自由,用男儿的自尊赌李珩的胸襟。李珩不知为何先想起了这些话,而脑中云安的面庞身影,反却忽然淡了许多。 难道是他自己的心意在主动安慰自己么?他也不懂了,或者说,他从来都回避着一个已知的结果,心绪跟着徒然起伏。然而,如今的结果,又为什么偏偏是一个“局外人”酿成的? 韦珍惠,他少年结发的嫡妻,这个女人变了,变得天翻地覆——阿奴向他禀报的“动静”,其实源于他早就设下的陷阱,而这陷阱,韦珍惠是可以选择越过去的。 那一时,李珩正为立后之事困扰,前朝有资历的老臣无一个偏向他,而又恰在此刻,他得知韦妃有孕,且看见了韦令义的家书。他安抚韦妃,又去质问云安,甚至直接召见了郑梦观,但盛怒之下,也并非没有冷静清醒过。 就在这含凉殿里,也是一个不眠的深夜,他与阿奴谈起这些。原无意要揣度什么,可话连话竟发现了些许反常的事。 用韦妃自己的话说,她隐瞒身孕,起因是为范氏之错而愧疚,不敢用孩子来换取原谅。后来则是因为李珩要立云安为后,她若在这时显露身孕,便会令李珩更加为难。 如此贤德守分又隐忍自抑的结发妻子,怎么不让李珩感动?可就是这般通达人情,近乎完美的妻子,却将一封能够掀起轩然大波的家书,紧接着就“送”到了他的眼前。 即使呈上这封家书的是青绵,青绵也说自己是“自作主张”,但就韦妃隐瞒身孕的情形去看,她怎会允许贴身侍女去天子面前挑唆?事后,韦妃并未因青绵的轻举妄动而再来向李珩表示愧疚,也没有过问一句韦令义有无受到责罚。 而就算韦珍惠只是不敢再向李珩提起家书,那送家书到甘露殿,问云安的心意,总归是她亲自差遣的吧?她若真心想要帮李珩,要做的便不是“问”,而该是继续“瞒”。 这就是最大的破绽,最不寻常的反常。 理清了这些思绪,李珩虽震惊,却也不能十分肯定。他不愿冤枉了韦妃,甚至影响到尚未出世的孩子,可他也不愿被欺骗,尤其是身边人,枕边人,亲近的人。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不动声色的办法——在去探望韦妃时,有意透露他与郑梦观的交易,看韦妃会不会再传递给云安。因为这个消息和那封家书的作用一样,都会让云安不安。 当然,李珩并不是当面直言,而不过佯装梦呓,或是虚避着韦妃,刻意与阿奴谈起。然后,承香殿和甘露殿便各有了一个眼线,但有动静都会经由阿奴直达圣听。 李珩的办法其实并不高明,但韦珍惠全神贯注地“解决”云安,一叶障目,又怎见泰山?然则,韦珍惠想不到李珩会为她设下陷阱,李珩却也没有想到,韦妃竟会将云安送出了宫。 毫无防备,云安就这样离开了。 “惠儿,是我不该算计你,还是你不该算计我?”李珩迷惑了,对着渐渐黯淡的星月,一遍又一遍地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