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2节 (第1/2页)
朱启珏心里一边嘀咕,一边奋力追了上去。 平国公当然做不出这等事来,眼睁睁地看着贺祈走了,心里一阵气闷。 贺凇浑然没看出自家兄长的郁闷,低声笑道:“我也有一段日子没见三郎了。这就去平西侯营帐里,和他们一道叙旧热闹热闹。” 说完,也走了。 平国公微不可见地抽了抽嘴角。 他十几年没见过儿子了,他也很想和儿子说说话好不好。这些个没眼力的! …… 平西侯父子和贺祈三人前脚进了营帐,贺凇后脚就到了。 “二叔,”贺祈是晚辈,自要主动寒暄招呼:“二哥受了重伤,不知现在伤好了没有?” 贺凇不愧是狠人,面不改色地应道:“一直都是大郎在照顾他,我从未去过伤兵营帐,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贺祈:“……” 贺祈微微抽了抽嘴角。 知悉内情的平西侯,哈哈一笑,打了个圆场:“想知道还不容易,我这就命人去叫大郎过来。” 贺大郎无官无职,今日迎接鞑靼太子,他没资格露面,一直待在伤兵营帐陪着贺袀。 贺大郎是平国公的庶长子,妻子朱氏是平西侯府的旁支嫡女。平西侯对忠厚安分的贺大郎颇为欣赏喜爱。 过了片刻,贺大郎步履匆匆地来了。 兄弟两个久别重逢,见面自有一番热络欢喜。 贺祈问贺大郎:“大哥,二哥现在伤势如何了?” 贺大郎笑道:“程军医亲自为二郎看诊开方,精心看顾。二郎在一个月前便能下榻走动。如今行走无碍了。听程军医说,再过些时日,二郎就能重新提刀上马杀敌了。” 贺凇眉头微松。 这个孽障,总算福大命大。 贺祈眼角余光瞄到贺凇的神情,心里有些唏嘘。 二叔当然很在意贺袀。不然,也不会当机立断,了结他和贺袀之间的恩怨。又将贺袀带到边关军营里。 只希望,贺袀是真的知错悔改,迷途知返。不要辜负了亲爹贺凇这一片深沉的爱子之心。 “二哥没事就好。”贺祈神色自若地笑道:“等我安顿下来,就去探望二哥。” 这段时日,贺大郎每日去陪贺袀,开解劝慰的话不知说了多少。贺袀看来也是真的想通了。知道贺祈来边关的消息之后,贺袀主动对贺大郎说道:“等三弟来了边军,我要去见一见三弟。” 贺大郎听了这样的话,心里也觉欣慰:“好,到时候我陪你一同前去。” 贺凇眉头舒展开来,心中涌起一丝感激和动容。 贺祈虽然年少,胸襟气度样样不缺。只要贺祈既往不咎,那个孽障日后也能在边军里立足安身了。 平西侯问起了贺祈这一路的情形:“听闻你们这一路行军,颇有些波折?” 贺祈目光一闪,轻描淡写地说道:“都是些拳脚小事,没什么大碍。” 任元思兰再精明狡诈也没用。这是大楚的地盘,贺祈统领两千御林军两百御前侍卫,还有数十个身手高强的亲兵。论兵力,是元思兰的四倍有余。沿途吃饭饮水,有几位太医亲自把关。什么下毒之类的伎俩,根本没机会施展。 元思兰当然不是蠢人,没有把握的事,绝不肯做。也免得彻底撕破了脸,给了贺祈正大光明动手的借口。 这一路上,倒是比预想中的平静。 平西侯意味不明地冷笑一声,右手握住了腰间的刀柄。 有些话,不用说出口,大家伙儿心知肚明。 元思兰既来了,就别想走了。 …… 第四百三十七章 父子(二) 元思兰一行人,被安置在中军的营帐里。 元思兰身份不同常人。为他准备的营帐也格外宽敞,离平国公的主将营帐不过数米远。 “殿下,他们根本是不存好心。” 一个身材高大的亲兵低声说着鞑靼语,面上满是愤怒和不平:“殿下的亲兵只留下我们十几个,其余的四百多人,都被安顿在普通的兵士营帐里。和殿下相隔甚远,一旦有什么异动,根本赶不及前来保护殿下。” 另一个脸上有刀疤的亲兵阴沉着脸,忿忿地哼了一声:“说得没错!他们一定是故意的!” 另外几个亲兵也各自愤慨:“殿下是鞑靼太子,岂能受这等窝囊闲气!” “已经到边关了,我们索性骑马冲出关外,回我们的草原去!” “对!到时候殿下领兵杀出边关,将这些不长眼的东西杀得片甲不留。到时候,让他们匍匐在殿下脚下请罪!” 这十几个亲兵,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对元思兰极为忠心。 元思兰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