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名著]我在书中建皇朝_第357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7页 (第1/2页)

    季盛彦陪着林禹州往皇宫内书房走,“早朝王允递上了致仕奏折,陛下驳回了?”

    林禹州轻笑,“既然动了心思,想收手就难了。”说完,他转头问季盛彦,“内书房有谁?”

    “郭嘉,蔡邕以及荀彧叔侄。”季盛彦抬了抬下巴,道:“为了科考之事。”

    想到明年的春闱和秋闱,林禹州推开了内书房的门,该跟大家好好交流一下。皇宫内书房,是林禹州开辟出来办公的地方,也是他教导刘协处理政事的地方。此时,在内书房里,郭嘉几人认真翻着大汉版的科考计划,连林禹州和季盛彦进来了都没注意到。

    林禹州也没打扰他们,他和季盛彦找了个地方坐下后,安静地等着他们看完。

    大汉版的科举制跟明清的科举制还是有区别的,同样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但在东汉末年这个时期,读书人没那么多,所以乡试规模不大,地点也只有五个,分别为凉州武威,益州雒县,并州晋阳,国都洛阳以及扬州历阳。其中幽州的学子去并州考试,荆州的学子可以去益州或者扬州考试,至于被袁绍占领的几州,学子都可以去洛阳参考。

    郭嘉率先看完所有资料,抬头看见林禹州,开口就道:“乡试地点确定了,各个考点的监考官名单呢?”

    林禹州答道:“武威考点的考官名单已经拟好,洛阳的考官也好安排,至于益州,扬州和并州的考官,过几日朝会上,同众官员一齐讨论后,在做决定。”

    荀攸放下手中的资料,“乡试的考题完全由各地考官自行拟定?”

    “并非。”季盛彦清冷的声音传来,他道:“朝廷划分范围,乡试考官按朝廷规定出题。”

    郭嘉眉头一挑,这么一来,乡试考的不仅仅是学子,还包括考官。同样的主题下,考官们拟定的题目要是相差甚远的话,出题浅显的一方,肯定会受到嘲笑。

    “通过了层层考核所获得的荣誉,会让学子们趋之若鹜吧。”荀彧笑了起来,就这份科考举措来说,以后只要是进入学院学习,且通过结业考试的学子,都能取得秀才称号。秀才者,拥有教授他人学业的资格,而且只有取得秀才身份,才能参与科考。不过头两届科考规矩没有那么严,不需要学子们先考秀才,再参加乡试。

    “通过乡试者为举人,可担任地方中下品级官职,同年需参加京城会考。”郭嘉敲着资料上的一行字,问道:“每个考点要录取多少人?”

    “预计每个考点取五十人左右,会试总人数控制在二百到五百之间。”林禹州也没办法,东汉末年跟明清时期差距还是很大的。这个时期,读书人大多数掌控在士族手中,寒门士子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