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节 (第3/3页)
揖,接了过来,等程恩走了,随手将大氅搭在马背上,道:“徐统军,请继续说。” 徐熙露出牙疼神情,道:“还说什么?下官还敢说什么?” 可不多时,他还是仿佛咽不下这口气,又道:“下官求求殿下了,麻烦您和陛下面前美言两句,圆一下此事,下官这就绑了那几个到府上赔罪,另有一些歉意给那二位买零嘴吃,可否?不然下官实在无法交差……您总不能从小到大只可着一个人欺负吧。” 拽着缰绳的那只手冻得疼,我缩回袖中,又换了一只手,这才慢慢道:“徐统军上次弃文从武卓见成效……今日,还是想想弃武从什么吧。” 说罢,不顾他铁青的脸色,我加了一鞭,与他拉开了距离。 行至正午,已到了栖云山。 玉和领了一众修士迎候在山门前,今日他也穿得隆重,层层叠叠的玄色道袍迎风飒飒,道冠正束,但还是有几缕系不上的额发垂下来,两条坠带自道冠侧分下来垂在鬓边,迎风飘动。 看着他在百官面前端得仙风道骨的样子,又想起他在我床边翘着脚玩那两根坠带的不靠谱模样,我越发觉得好笑。 冗长见礼中,我与他在人群中触到目光。 有月余不见,我忍不住扬了扬唇角,他在圣驾前不好露出什么特别神色,只双指捋过坠带,眼风轻飘飘地在我面上一扫而过,转身领路去了。 祭祖仪式繁复,耗费时久,更何况栖云山上寒意较城中更添一层,而且昨日刚落了雪,今日虽出阳了,但积雪未消,我站到礼毕回了房间,又发起高热来,祭圣英太子便没去。 谢明澜祭完他爹,听闻了便来看我。 他坐在床边,摸了摸我的额头,蹙眉看了我半晌,道:“都叫你不要骑马逞强,这下趁愿了?” 我叹了口气道:“臣的错。” 他没好气道:“你这错认得快。” 谢明澜在我床前又坐了半天,好像还是很生气似的,又冷哼道:“还能拿你怎样,说又说不过你,打你你就敢死给朕看,看着烦心,罢了,眼不见为净,朕走了。” 虽然说着,他又叫人唤了太医和苏喻来,吩咐了两人留下仔细看护。 他是一国之君,不可一日不在宫中,故而嘱咐许多,最后只得在众人恳劝之下返程了。 苏喻对我的脉案可谓熟得不能再熟了,谢明澜一走,他就放太医离去休息了,一时间开方煎药不提。 我喝了药发了汗,便沉沉睡去了,再醒时,一望窗外,已是月上中天。 苏喻和衣蜷在窗边小塌上正睡得沉,我望着窗外明月出神,不知过了多久,我蹑手蹑脚下床来换好衣服,披上大氅,去取了些东西,向山上去了。 这栖云山我也很熟,齐国尊道教为国教,皇室子侄每年都要来住上个把月静心修身,有些皇子比如太子时洵,有出家代身,便不用自己亲自来,像我这种难得可以借此躲开东宫繁重功课的,便是一年也没有落下过。 我顺着记忆,步到险峰上,崖下就是万丈深渊,头顶却是一轮明月。 我取出一支白色山茶花,一松手,就被风带走了,那一点白飘飘洋洋沉入乌黑崖底,直到看不清了。 我在崖边扬起一把纸钱。 遥寄佳人……也只是遥寄罢了,那人香消玉殒在千里之外,不知魂归故里了否? 我十岁时,时年正与北国打仗,连年战事断断续续总不消停。 但宫内那年的大事,却是太子妃的一位远方表妹被接入宫中了。 那位表妹姓云,母亲早逝,父亲算是皇亲国戚,有着世袭爵位,只是后来战死沙场,父皇念她家忠烈,孤女无人照拂,便开恩把她接进宫中,因着她和太子妃沾亲带故,所以就留在太子妃那边教养。 她后来虽然有天下第一美人之称,但是在当时才九岁,只是天真娇憨的小姑娘罢了。 我记得初见是在家宴上,太子妃忽然小声逗她:“你为什么总盯着九弟看呀?” 虽然小声,但是我坐得近,还是被我听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