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页 (第1/2页)
赵珲家虽然住在县城,但也不富裕,全凭手艺,平时在一间酒楼当厨子为生,他婆娘也不能闲着,每日挎着小篮子在县城走街串巷卖些针头线脑,珠花红绳。 这张大姑儿不是坏人,但是走街串巷久了,难免沾上些江湖习气,看到门外的赵霁衣着光鲜,还带着随从,立马满脸堆笑道,“大少爷出门一趟,发达了啊。” 赵珲跟赵老爹虽然有点沾亲,但是赵霁家富裕,赵珲家只能勉强度日,所以赵珲两口子之前都是称呼赵霁大少爷。 张大姑儿习惯性的笑了两声,随后又想起赵家的官司,怕惹麻烦,赶紧拉着赵霁进了屋。 虽然张大姑儿叫他大少爷,但赵霁终究是晚辈,不能不知礼数,进屋之后叫了一声,“婶娘。” 张大姑儿应了声,让家里的大女儿去泡油茶来给赵霁吃,她自己去摸火镰出来点油灯。此时已经傍晚,一般平民舍不得耗油,早就吃了晚饭准备睡觉了,他们家也不例外,只是碗还没有洗完,赵霁就上门来了。 虽然张大姑儿很热情的招待着,但赵霁却不想在这间黑咕隆冬只有一盏油灯的屋子里多待,他也就没有绕弯子,直接拿了十两银子出来,说是让赵珲去府城作证的辛苦费。 张大姑儿拿了银子,连忙用牙咬了咬,看见一排牙印儿,笑嘻嘻的愈加奉承着赵霁,“大少爷,我看您从小就不是一般人,如今真是一飞冲天了,连县太爷说扳倒就扳倒了。” 她心里其实还在打鼓,害怕赵珲帮忙作证,最后会遭殃,但是银子实在是可爱,到了她手里,她也不愿意拿出来了,连忙打发了小儿子去把赵珲叫回家。 赵霁听出了张大姑儿的担忧,安抚道,“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只是我去京城后,就听说大理寺查了三江县令贪赃枉法的案子,拘捕的命令都已经下来了,只是我走的快,先赶回三江县。我们家的仇人是曲熊,县令的案子跟曲熊关系不大,我要赶在前头给我爹翻案。” 燕云开要给曲家治罪轻而易举,所谓拘捕县令曲文英的文书,现在就在赵霁身上,但是他要给赵老爹翻案,还有赵霁原身的一条性命,都是曲熊做的孽,可不能轻饶了他。 可是曲熊不是官员,刑部没法直接审理他的案子,所以赵霁只能先到府城告曲熊为争夺他人奴婢,杀人害命。 现在知道钱师爷在其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之后,还有暗中谋夺赵家家产的行为,赵霁当然也不打算放过他。等回府城之后,再让李天拿刑部的公文,让府衙派人抓捕三江县令。 趁着等人的功夫,张大姑儿让他说了一些京城的见闻,赵霁虽然说的很谦虚,但是老江湖张大姑儿知道,不吹嘘的,往往才是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