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装大仙_第6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页 (第2/2页)

真本事的,她已经认定赵霁一步登天了。

    又听说夏老太和肖娘子都很好,赵霁还在京城买了房子,张大姑儿眼睛打转,招来女儿赵杏儿,“大少爷,你看你们家缺不缺使唤丫头,我们家杏儿十四岁了,正是干活儿的好年纪,她手脚勤快,咱们又是亲戚,你让他跟你回去伺候老太太两年,将来帮她在京城找个婆家,也就吃穿不愁了。”

    赵霁笑着说,“婶娘这也舍得,要是杏儿meimei去了京城,怕是很难再回家了。”

    第三十八章

    赵霁知道, 当初赵珲帮助埋葬赵老爹的尸体,对赵家是有恩的。而且这个时代的人发达之后,帮扶提拔亲族也是常理, 如果赵老爹还在世, 赵珲的儿子要到赵家药铺当伙计学徒, 赵老爹都不可能拒绝。

    张大姑儿提出这样的要求, 并不算冒犯。但是赵霁却并不想招亲戚上家里帮佣,有一个燕云开安排的密探彩蝶就已经够麻烦了, 像这种关系户,平时说话轻了重了都不合适。

    彩蝶虽然麻烦,还不用发愁给她找婆家,赵杏儿还要cao心找婆家,他觉得自己担不起这份责任。相比之下, 他更愿意给他们家一笔钱。

    当张大姑儿因为将来难以见面而为难的时候,赵霁接着说, “不如这样吧,我刚好要去府城,到时候帮杏儿meimei打一套宝石头面,买上全堂的家具当嫁妆, 再给一百两银子压箱底。凭着这副嫁妆, 婶娘大可以在乡间寻一个有功名的年轻秀才当女婿。母女俩可以时常见面,女婿将来要是能考上举人,杏儿meimei也就出头了。”

    赵霁这话张大姑儿听了非常动心,正当张大姑儿跟赵霁说话的时候, 赵珲就跟着他的小儿子回家来了。在赵霁说要帮赵杏儿置办嫁妆的时候, 赵珲就走到门口了。

    由于十岁的小儿子赵江已经把赵霁发达的事情告诉了赵珲,他并不会拒绝赵霁的资助, 只想躲在门后听听赵霁打算出多少钱。

    因为这年头儿,大户人家嫁丫鬟,都会陪嫁许多的嫁妆,临街有一个小子就是娶了一位知府家里的丫鬟,虽然年纪大了些,但是嫁妆丰厚的很,那小子拿了钱直接开了一间油盐铺子。

    徽州府文风昌盛,常有考取功名,在外做官的人家。而这些有了出息的人,衣锦还乡后,惠及乡里的方式就是开办学堂,免费供族里的小孩儿读书。赵霁没有开办学堂,也没有购置大片土地作为家族的祭田,以赵珲的见识来看,都不算十分的发达。

    赵珲家住的是木楼,本来隔音效果就不好,赵珲在门外偷听,王小七早就发现了他,王小七本想告诉赵霁,赵珲也听的差不多了,直接推门进来,老远就对赵霁作揖道,“大少爷回来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