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3节 (第2/3页)
变,不过是梅翰林的前途变了,梅蒹葭一下子就从需要‘晾一晾’变成了长兴侯府的好儿媳。 让梅蒹葭帮助杨戴杰重回国子监是小事,现在重要是长兴侯府不能丢掉梅蒹葭这个儿媳妇。 外面的纷纷扰扰,都被挡在了梅家大门外。 梅蒹葭回了娘家一个月,坐完了小月子,又被梅夫人重新养的脸颊有rou。 梅夫人生的一儿一女,大的才两岁,小的不过几个月,都是需要费心的年纪,梅夫人也不放心都交给奶娘带,怕别人带大的孩子与自己不亲近,在许多事上都亲力亲为。 梅蒹葭养了一个月,实在闲不住,就帮忙带起了弟弟。 她出嫁时,弟弟才一点点大,连人都不会叫,如今胖脚在地上走的挺稳,还会叫jiejie,被梅夫人养的rou乎乎的,梅蒹葭本来要哄小孩子,最后反倒被小孩子哄了去,一看到弟弟心都要融化了。 还有尚在襁褓中的小meimei,每日吃奶吐泡咬手指的,梅蒹葭都看得津津有趣。 梅翰林夫妻乐得让梅蒹葭和弟、妹亲近,梅夫人更没有那种怕梅蒹葭会欺负小孩子的顾虑,只因梅夫人嫁入梅家三年,早就摸清了梅翰林和梅蒹葭的脾性。 再一个,自己也没啥对不起继女的地方,问心无愧,自然能坦然对待。 要说梅夫人把梅蒹葭当亲生女儿是胡扯,她哪里能生出这么大的闺女,梅蒹葭也不是梅夫人亲手带大的,培养不出亲厚的“母女情”,但梅夫人能把梅蒹葭当朋友,当meimei看——谁叫梅翰林对梅夫人好呢,梅夫人也就爱屋及乌了。 当梅夫人的‘meimei’也是很爽的。 梅蒹葭不提杨家,梅翰林和梅夫人也不提。 夫妻俩为梅蒹葭把外面的风雨挡了,让她安心休养。 梅蒹葭快活的好似重回了未嫁之时,那时候她闲时可以跟着父亲读书,还能邀一两个知交,赏花品茶好不快活。 嫁做人妇,就有了许多不得已。 丈夫再好,日日面对的也不仅是丈夫,还有丈夫身后站着的一大家子人。 长兴侯府的家世又格外复杂。 杨戴英觉得自己稳稳是侯府继承人了,梅蒹葭不这么想。 病逝的杨大少爷还留有儿女,老侯爷虽然眼花耳聋,身体却还算康健,再活个小十年,杨大少爷留下的儿子也有十多岁了,嫡长子可以继承家业,嫡长孙为何不能? 要让梅蒹葭说,与其去和侄子争侯府的爵位,不如趁着年轻自己拼搏……一个空壳子爵位有什么好争的! 这些话,梅蒹葭不是没和杨戴英说过,刚提起一个话头,就被杨戴英打岔过去。 想的越多,梅蒹葭越迷茫。 那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叫她再若无其事的回杨家,去当杨家的好儿媳,她是办不到的。 小产一事,是她迈不过的一道坎。 而且她与婆家的矛盾,还不仅在“小产”一事上。 程卿要是知道梅蒹葭的想法,能立刻给梅蒹葭解惑,三观不同的人做了夫妻当然很痛苦啊,做朋友都还有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夫妻比朋友更亲密,情况也自然更严重。 若梅蒹葭没读那么多书,嫁人后觉得杨家处处不对劲,大概率是忍了,许多女子都是这样,浑浑噩噩过完了一生。 就因为念多了书,梅蒹葭才有“反骨”,不能按照杨家的要求做个恭顺的儿媳。 梅夫人由着梅蒹葭调整心情,直到梅蒹葭的公爹都递了帖子来,梅夫人知道杨家那边急了,才决意要找梅蒹葭谈谈。 “蒹葭,你自己是个什么章程?还想与杨戴英过日子,那我们就狠狠收拾下你婆母和杨戴英,让母子俩和杨家上下都知道你背后有人撑腰不好欺负,只要你爹仕途顺利,你婆母再不敢往你和杨戴英中间塞什么小妾通房之类的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