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隋好驸马_第397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7页 (第2/2页)

还有无数皮货帐篷mdash;mdash;突厥军队大部分也是随军除了带着骑乘的战马之外,还带着备用马和驮马。仓促败退的时候自然没法全部带上,被李渊缴获那么多战马自然也是正常情况。

    各方连环噩耗传来,始毕可汗不得不做出一些收缩:既然雁门城里杨广的粮食暂时够用了,他再分兵各处阻挠隋军各部援军接近雁门还有什么价值呢?只会白白给敌人逮到自己分兵的机会。

    基于这个考虑,突厥大军监视隋军各部的兵马全部收拢回来,聚集到雁门城包围圈的各个方向,除了不放隋军援兵与杨广回合rdquo;这个底限还坚守着,别的战略对峙图谋已然全部放弃。

    hellip;hellip;

    杨义臣军与李渊军成功在雁门以南、桑干河边会师,会师之后的总兵力依然超过了十五万人之多mdash;mdash;毕竟此前杨义臣和突厥人血战过多场,他从涿郡带出来的总兵力十五万的作战部队终归是有不少战损的,所以如今加入了李渊的人马之后,总人数也不过才超过十五万没多少。此后的十几天里头,两人便和突厥人展开了长期的对峙,等待国内的其他各路援军分别赶来。

    腊月初十之后,有三四路援军先后到来。

    首先是汾阳郡守阴世师带来了三万兵马。阴世师当时其实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便是河东地区的内外侯官总管,此前具有一定的帮助杨广监视李渊的职权,而且在杨广出关巡幸雁门之前,阴世师就提醒过杨广,说是根据内外侯官的谍报信息,最近突厥人有些异动,请求杨广不要冒险出关,只是杨广根本没听阴世师的,否则也没有后面那么多破事儿。阴世师明面上的官职身居汾阳郡守、并汾阳宫监,地盘在李渊的西边、后世山西靠近黄河的吕梁山地区,还包括了一部分河西之地。阴世师带来的三万人,倒也不都是区区汾阳郡这块地盘的人马,而是包括他从关中的大兴留守卫玄那里借来的关中兵。

    原本的历史上,刑部尚书卫玄的最后一次亲自带兵出征是发生在朝廷二征高句丽、杨玄感谋反的当口上。因为历史上的杨玄感造反时在强攻东都洛阳不下之后,试图改为采纳李密的中策,西进潼关、夺取大兴,所以大兴留守的卫玄和杨玄感军大战了一场,四万关中兵大溃。几乎覆没,由此也可见卫玄着实不是一个打仗的材料。当然本时空因为杨玄感造反的时候用了李密的上策去涿郡,所以关中新征募的兵马没有在杨玄感之乱中损失多少。不过因为如今已经大业十年底,卫玄的年纪也已经七十好几了。让他大冬天地去关外雁门救驾他也吃不消,便把动员起来的关中兵借给兼领河西之地的阴世师一并带去mdash;mdash;卫玄暗地里的身份是关中地区的内外侯官总管,所以和阴世师好歹是一个系统的,知道阴世师暗地里的身份,自然放心借兵给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