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女文豪,还钱_第11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4页 (第1/2页)

    况且那些人是春季育雏,沈游却是冬季育雏。

    无可奈何,她只能自己干。

    第二次做实验,孵蛋的成功率终于提高了,最重要的是,沈游终于搞出了简易温度计,终于可以量化温度了。

    毕竟温度计的原理是极其简单的。

    暖房里那个温度计,底下是羊皮囊,管子是沈游托付周恪找到的最纯的琉璃了,两者相连接,再用黏土密封住,里面装上酒精就是个极其简单的温度计了。

    沈游曾经问过周恪,这才知道大齐的玻璃气泡多,不透亮。最后她用的管子是请玻璃作坊的人烧制的中空的管子。

    就这样还五彩斑斓,看上去花纹乱七八糟。

    为了便于观察,沈游放置在里面的液体不是高纯度的酒精,而是朱砂化开之后的红酒精。事实上,她没有蒸馏的设备,也没地方买高纯酒精去,所以这个酒精其实是她能够买到的最烈的酒了。

    反正这温度计做出来,要透过花纹看到里面的红酒精,不仅看得人眼睛疼,还误差极大。简直就是个鸡肋。

    但有总比没有强。

    沈游折腾了一整个冬天,终于搞定了温度、湿度、光照、翻身时间等等。整个冬季育雏技术好歹有了个雏形,至少孵化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了。

    至于剩下的,就只能够慢慢改进了。

    寒冬还剩个尾巴的时候,另一个好消息传来了。

    丁祖父的水车事业出现了雏形。

    那是一个木质的模型,先建造水车,水车与碾盘、木桩相连,以水力为驱动力,不断的带动碾盘和木桩。这样一来,整个榨油过程中最耗人力的碾压和撞击两步就被水流代替了。

    沈游拿着那个木质模型,一面高兴一面又丝毫不敢放松,毕竟实验室和实际施工现场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一个模型变成真实设备之后极有可能出现放大效应,多少实验室成果无法完成实际转化。

    “多谢丁老丈”,沈游躬身一礼,“这是剩下的钱”。

    沈游将尾款递给了丁祖父。

    丁祖父没有接,他为难道:“沈先生,当时我们说好的是要等水车实际建出来,但是谁料到这一拖再拖。这马上就要春种了……”。

    沈游当然明白丁祖父的未尽之意。春种时节,丁家上上下下都要忙着播种,根本没有人手去做水车。

    丁祖父自觉率先违背了合约。既怕沈游不给钱,又觉得拿了那么多的钱沈游怕是不高兴。

    “丁老丈不必多虑,多出来的钱就当多谢丁老丈一家待我的帮扶之恩”。

    要不是因为在丁家村里有丁余白一家,沈游光是要买小鸡崽都不一定找得到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