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2页 (第1/2页)
“我和三顺也是这样想的,留柱老是自己一个人,我和三顺走了也不放心。” 王婆婆把缠好的棉花穗子放到笸箩里,盘腿坐在炕上,问道:“那留柱想找个什么样的?” “这我问了,只要人好,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就行。” 王婆婆把笸箩放下,“那带孩子的,你们介意吗?” “不介意不介意,”刘大银摆手道:“留柱就带着两个孩子,我们不介意带孩子的。” 王婆婆说道:“你们要是不介意带孩子的,我这里倒是有一个。她丈夫死了,现在在娘家住,女儿六岁了,娘家都是老实人,人长得也不错,还是纺织厂的工人。你们要是愿意,我就去跟女方那边说一说,看看人家有没有这个意思。” 刘大银笑道:“那我先谢谢您了,要是这事真的成了,少不了您的谢媒礼。” “好,那我就等着你们家的谢媒礼了。” 儿子的事情要能解决了,也算了结了刘大银的一桩心事。 王婆婆速度很快,第二天就去女方家里问了。 她把李留柱的情况一说,女方母亲想了想,拒绝了李留柱。 听王婆婆的意思,李家虽然现在有钱,可改革开放没搞多久,谁知道以后的政策是什么样呢。 要是再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李家这种出头鸟肯定第一个被打下去。 既然人家不愿意,王婆婆也就不再提了,有合适的再跟李家人提吧。 女方不愿意,刘大银也就把这件事忘在脑后了。 焦文茵睁开眼睛,迷茫了好一会儿,在自己身上又掐又拧的,觉得痛了她没有哭,反而高兴的大笑起来。 笑够了,她没有穿鞋就下了床,翻开书桌上的日历。 看到日历,她慢慢回想起来这一年发生的事。 在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虽然不大,但深刻影响了她的后半生。 就在两个多月前,有人来给母亲说媒,姥姥嫌人家出身不好,不是工人是个泥腿子,没有问过母亲的意见,就给媒人推了。 可姥姥怎么会知道,那个男人的母亲,未来可是一省首富啊。 第122章 重生文里的炮灰 焦文茵的母亲叫刘红梅,女儿三岁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 婆婆有好几个孙子,不稀罕焦文茵,结婚时的房子是婆家的,丈夫一去世,刘红梅母女就被赶了出来。 幸好刘红梅是纺织厂的一名正式工人,靠工资还能养活自己和女儿。 刘红梅长得不错,丈夫去世以后,倒是也有人给她说媒,只是条件好的看不上她,条件差的她看不上,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