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2页 (第2/2页)
焦文茵六岁那年,西街的王婆婆给焦文茵说了一个对象,家里是开烧鸡店的,和前妻离婚好几年了,有两个儿子,想再找一个。 焦文茵的姥姥听了对方的情况,很是不高兴,她女儿虽然带着个女儿,可长得好,又是国营厂的正式职工,对方家里虽然有钱,可连省城户口都没有,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样呢。 她闺女可是拿国家工资的工人,干嘛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去冒这个险呢。 再说了,李留柱已经有两个儿子了,李家就是再有钱,以后能分给自己女儿多少,现在国家正在搞计划生育,不让生那么多的孩子,女儿和他没有孩子,以后的日子能过到一块去。 李家又不是省城户口,这买卖万一做的不好了,还得回老家去,要是女儿真的嫁给了那个李留柱,难道就跟着他回老家。 她姥姥看不上李家的儿子,还当笑话在饭桌上说了。 这也没啥,介绍对象就是这样,看得上就处,看不上就当不认识。可谁想到,就在几年以后,刘红梅上班的厂子破产了。 那个时候她已经再婚了,再婚对象是区里的一个小领导,对方带着一个儿子。 刘红梅下岗以后,没什么收入来源了,全家四口人都指望着继父的工资生活,继父虽然不说什么,可她家的生活水平是直线下降。 后来焦文茵上了一所普通的大学,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谈了恋爱又被劈腿了,她喝醉之后,就重生到了六岁的时候。 她还没重生的时候,李家烧鸡店的老板娘,在他们省城已经是一个传奇了。 刘大银五十岁才开始创业,从背着烧鸡在省城叫卖开始,到成为一省首富,在省城的商界已经是一个传奇了。 她也是上大学的时候才知道,有人曾经把刘大银的儿子说给自己的母亲,就因为姥姥看不起李家没户口,当场就拒绝了媒人。 喝醉的时候,焦文茵还在想,要是母亲当年嫁给了刘大银的儿子,她现在的生活又该是什么样呢? 肯定不是像现在这样吧,连一套自己的房子都没有,过着拼死拼活的社畜生活。 刘大银只有一个儿子,母亲要是嫁了他,生活绝对过得很好,不用像前世一样,买菜都要跑到集贸市场,为了一块钱能跟菜贩子讨价还价好久。 自己要是李家的继女,还用受这么多的苦吗,刘大银手指头缝里漏出来的都能让自己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了。 重生一世,自己一定要让母亲嫁给刘大银的儿子,再也不要受前世的那些罪了。 焦文茵是个成年人,她旁敲侧击地问了姥姥,才知道距离媒人给李家来说媒,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