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9页 (第2/2页)
然的事,他说“旧疾复发”,不管真实理由是什么,那就当是“旧疾复发发”。 因此熙景帝不仅大大方方的放了他长假,让他“几时休养好了几时回来”,还派了宫里两个太医替他诊治,又赐了无数名贵药材。 若是换成别人,只怕要多心此后恐是要失宠。 熙景帝未必没有这个意思。 像萧衡这样的人,只有表面的尊荣,实则只能倚仗熙景帝寄生。他只有长年侍奉在熙景帝身边,仗着那么点儿狐假虎威的余势,才会有更多的尊崇来保证自身安全。 否则一旦离熙景帝远了,只怕所有的魑魅魍魉都要跳出来,置他于死地而后快。 可萧衡却全然不在乎,完全是“光棍一个,无所畏惧”的姿态,倒让熙景帝心里起疑:他当真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不怕? 梁王自然也听说了这个“逆子”临阵脱逃的事,气得摔了茶碗,但也无济于事。 萧徇无言苦笑,道:“父亲不必动怒,我明日便去见三郎……” “不用了,他没那个往上争的野心,你见他又有什么用?真是出息……” 以前盼着他娶了妻小,会有所掣肘,可这会儿当真为了个女人,功业不要,前程不顾,怎么这么让人生气呢。 梁王始终认为,萧衡是因为不满家里替他擅自做主要纳苏绣才会愤然离家。 萧徇想了想劝梁王道:“三郎离家数月,回京也与三弟妹聚少离多,他想清净度日,就容他歇息几天吧。” 梁王虽然不屑,却也是这个意思:“他在陛下跟前也没什么影响力,不在就不在吧,明日我会上折子,请求与陛下一同随军南征。” 萧徇道:“我会和父亲一道。” 梁王有些犹豫:“你还是留在京城,我带着六郎去。” 虽说他儿子多,但真正能上战场,陪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拨拉来拨拉去,还真不多。 世子萧徇是他的接班人,不需要有多高的武艺,最要紧的是有处理大事小情的决断能力,有聚拢人心的魅力,有号令手下的震慑力。 这么多年,一直是按这个标准教养起来的。 二郎醉心于文人sao客的琴棋书画,显然将来也就是个闲散王爷,虽不是世子的强敌,可也着实没甚大用。 四郎、五郎才具平平,倒是六郎有点儿三郎的劲头,却又不像他那样狠戾。独当一面有点儿难,但带在身边,还是能指哪儿打哪,为他所用的。 按理说,带着萧衡最合适,可他最狠最绝,是匹不驯的烈马,即使是亲父子,他也不是那么好笼络的。 且他这会儿明摆着和家里闹脾气,不肯听凭自己驱使,梁王也懒得低声下气地去求他。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