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9页 (第1/2页)
那必然不能。 但也不是没有被逼到极致的隐户,直接选择了去官府登记。 那些衙役先是把他们安置在小镇内,然后派人核实他们的身份。 而且木析还另外找了外援,她请了专门查身份的锦衣卫过来核实这些山民,流民的身份。 以免混入了什么身份底子不干净的人进来,到时候她就有大麻烦了。 为此她还一封奏折通过上传知州,上报到了圣人那里,特意避开了孟同知。 圣人一看,直接批准了。 此事由身为正五品锦衣卫千户沈实秘密审核。 只有被沈实确认身份没有问题的,才能过户到房子。 等到第一个,第二个过户房子的地契,官府文书盖上了官印后,整个隐户圈子已经炸开了。 哪怕还有三个月的审核期,还有可以匿名举报作jian犯科,行迹不明,身份被替者的前提下,踊跃登记的依旧不在少数。 很快小镇就满了,哪怕这个小镇理论上可以容纳上千户人家,上万人口,也吃不下周围七八个乡镇的隐户。 木析还设定了一个要求,还要预留百分之三十的山民安置房。 此时那些山民才渐渐反应过来,她们再不搬,她们的房子就要被那些隐户占完了。 有那么多人抢,那肯定是好事,不是骗人的。 而且她们山民的政策还比流民要好,山民前三年里,每年只需要为官府服役一个月,而流民是三个月。 人都有从众心理,那些消息灵通的山民已经悄悄搬走了,见到周围的邻居越来越少,坚持不搬的也慌了。 等到过年前后,整个小镇已经住满了,此后来的什么都捞不到。再悔之晚矣也无济于事。 只是木析保证,这个小镇只是个试点,目前只能安置周围七八个乡镇的人,等到试点成功,会另外选址再建乡镇的。 当然,到时候会不会有这么好的政策,那就要看情况了。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说是有一位山民,搬完后回去突然发现自己原来住的山,发生了山体滑坡,整个小村都被掩埋了。 因此对文岭知县这位小县令的感激,那简直是难以言表。 其他的山民听完,也是冒了一身冷汗。毕竟他们那地带他们也清楚,万一赶上了什么地震,洪水,山体滑坡,还与外界不联通,活下来的概率不大。 …… 安置完这些百姓的住处,木析的麻烦来了。 城镇的尾款还没付,那是天文数字,木析是绝对绝对还不上的,当然了,那些工匠一时半会肯定不会催她还钱,毕竟前期的定金已经够她们生活好久,说白了,尾款不付,她们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