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4页 (第2/2页)
不好我们也会在美国见面呢!” 晚上,大家一同吃了一顿送别宴,冯太太极舍不得陈殊,拉着她说了半晌的话:“我晓得,你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我会多去看他的。” 项先生拿着计划书同陈殊商量,陈殊摆手:“您有绝对的自主权,无论是扩大规模,还是投资别处,我都支持您的决定。” 项先生劝她:“英国实在是太远,那个青霉素我们现在产量虽然少,但是利润却很丰厚的。背靠固本肥皂厂,在国内,做什么投资不行的。” 项先生还不懂得青霉素工业化生产的意义,陈殊笑:“如果青霉素可以工业化生产,那么它所收获的利润将会比一百个固本肥皂厂还多。不过,去英国,也只是寻找一种可能,并不一定能成功。只是,我留在上海,青霉素的工业化生产的进程没有提前的可能。” 陈殊道:“这次出去,我要拿一笔款子走。”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各个国家都是百废待兴,这是投资的黄金时期,用最小的投资获得最高的利润。 项先生点头:“现在固本肥皂厂每个月的盈利都高达十五万元,抽出一部分来,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投资银行的事情就要搁浅了。” 陈殊考虑了一下:“银行的项目暂时就搁浅吧,我去英国必须要带一笔款子,通过美国的花旗银行。不过您不要担心,最多一年,我就可以不用从固本肥皂厂抽调资金。那时候,您尽可以去投资银行事宜。” 第二天上船的时候,冯太太坚持叫四行跟着。 碧波茫茫,陈殊终于还是走了。对于杜均和俞太太来说,远行不过是暂时,迟早会回来的。 可是,陈殊会不会回来呢,连她自己都不晓得,更多的是茫然,回来吗?多久回来?回来能做什么呢?看着李纵云杀人吗? 此身多凄凉,此身渡重洋。 陈殊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民国,身虽然至,但是在精神上,的确是一个局外人的,远处金色的阳光洒在海平面上,有海鸥掠过。 杜均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陈小姐,英国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地方?” 陈殊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英国是什么样子的。” 俞太太浅笑着走到甲板上:“英国嘛,再好也没有自己的祖国好的。” 彼时的陈殊不懂这句话,等她深有体会,再次回到中国的时候,已经是五年之后。 ................. ................. 当我第一次听说陈殊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正在服务于陆军,我受命去采访赛威特将军,他坐在轮椅上,精神很好,愉快的同我交谈,告诉我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好起来,重新穿上军装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