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7节 (第1/2页)
如此厉害的夫子,竟然是他们的老师。 去年他开始自学《礼记》,虽然通读一遍,又跟着注解再读。 但依旧积累不少问题。 现在正式开始学习,想必他这些疑惑一定能解开。 刘嵘知晓这么多,肯定是他举人祖父讲的。 老举人都这样推崇,那说明他们的殷博士真的很厉害。 学生们又躁动起来。 “殷博士长什么样啊。” “不知道,他大多都在甲等堂教秀才们,偶尔会在乙等堂指点备考学子的文章。” “丙等堂,他还没来过。” “常庆,蔡丰岚他们倒是见过,不过那也是之前了。” “羡慕他们在乙等堂的。” “谁不是呢,咱们努努力,明年也考进去。” “有点出息,考进甲等堂!” 甲等堂就是秀才待的地方,那能一样吗。 学生们忍不住往外看,终于看到一个穿着天青色绸衣的中年人走进来。 他跟其他夫子不同,衣服料子显然很好,也有不俗的品位。 三十五的年纪,更是显得年轻。 这就是他们的举人博士,殷博士了。 殷博士显然知道大家期待什么,笑着道:“我就是殷博士,以后是大家的礼记博士。” 在殷博士眼中,下面就是一群小孩。 常庆他们去了乙等堂之后,丙等堂年纪最大的也就是蒋克,今年也不过刚十九。 其他都是十五六岁。 看着他们,殷博士也没讲课,笑着道:“瞧着你们,想起我当年读书的模样了。” “我是浙东余姚人,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江浙读书的风气。” “无人不读书。” “读书成风。” “若有不学子弟,半条街都能笑话你。” “什么农户,什么商籍,什么河运上的子弟,什么士族的孩子,只比一样东西。” “读书。” “你家孩子读书好,别说是商籍,就算是主人聘的家仆,主人都会客客气气多问几句,你家儿郎如何学的。” “你家儿郎每日读的什么书。” 学生们听得入神。 特别是贫家子弟和商籍学子们。 那边读书风气这样盛行? 也不在乎什么商籍? 甚至聘的仆从都要客客气气? 这里聘的仆从,肯定是指责外面平民百姓过来做工,故而有科举的资格。 大家本以为殷博士会讲不论什么出身,都要好好学习的话,没想到殷博士话锋一转:“所以在这种环境下读书,苦啊。” “苦到眼泪拌饭也要读书。” “所以也三十二岁时,就是举人了。” 学生们下意识哇了一声。 三十二岁就考了举人! 有胆大的学生问:“那您怎么不继续考,或者去当官啊。” 殷博士大大方方道:“考啊,那也要做好准备再考。” “当官也想当了,我还在遴选名单里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