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8节 (第3/3页)
一句大家非常熟悉,借用了周公的典故。周公礼遇贤才,一饭而三吐哺。曹cao在这里表示自己要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同时又以“天下归心”,表明自己的最终目的——他想要结束汉末动乱,使天下再次恢复统一。这就是曹cao的第三重忧思,忧天下未定。】 嬴政微不可察地点头:确有壮心。 刘彻撇撇嘴,挟天子以令诸侯还不是乱臣贼子吗?以及汉末动乱到底是什么能不能讲清楚! 李世民敲着桌子认真评价:做将帅,曹cao的能力绰绰有余,但要想以此做天下之主,却是显得有些不足了。 朱元璋想起元末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所见所感,赞同地点点头:天下未定百姓就难逃苦难,可惜曹cao的愿望是实现不了喽! 水镜画面变换,将三重忧思分列一侧,继续讲到。 【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都明白了,下面我们来试图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境,曹cao写这首诗有具体场景吗?他的目标读者是否有具体指向,他希望目标读者看到后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曹植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猜测道:“应是父亲驻军之时宴饮所作吧?” 北宋。 苏辙支着下巴问他哥:“兄长,你觉得这首诗作于何种情境?” 苏轼看了他一眼,笑道:“当时景况难以推断,若依我来看的话,当在赤壁之战前夕,魏武作意锐不可当啊!” 元末明初。 罗贯中在书斋门口听水镜大谈《短歌行》,他最近恰好在翻三国史料,想要写一部演义作品,根据他目前查阅的资料来看,这首诗应该作于赤壁之战前,嗯,就定在正式开战前夕吧!也好安排情节。 他又叹了口气,听水镜中这后世女子的话,似是对曹cao颇为欣赏,然而如今蒙元主政,汉人深受其难,人心思汉,曹魏一脉终究是落了下乘。 【解决第一个问题实际就是要弄明白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学界大致有5种说法,主要集中赤壁之战前和赤壁之战后。】 曹cao猛然一惊,他眼下即与孙刘联军在赤壁隔江对垒,水镜言明此次战役,不知是否会泄露相关战机。 隔壁的周瑜、诸葛亮等人也谨慎起来,紧紧盯着空中的水镜。 【比如说,苏轼在《赤壁赋》里就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显然是认为在赤壁之战前;还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也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定在大战前夕。】 突然被点到名的苏轼愣了一下,对面的苏辙顿了顿,试探性地开口:“兄长,水镜中说的是你吧?” 苏轼有些懵:“是吧?我也不能确定,我还没写《赤壁赋》呢!” 被书名拍一脸的罗贯中:…… 我刚想出来的情节就被剧透了??? 早已被剧透的高明隔空发来安慰:同是天涯沦落人,好在写的书后世留名了不是?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写于建安十五年左右,曹cao最没作为最低落的时期,希望有新人来助他应对困境。】 曹营倏然静默” 第10章 短歌行5 主位上的曹cao表情一变:水镜这是什么意思?低落、困境,难道赤壁之战结果并不如他料想? 许都。 荀彧敛眸,心中止不住担忧。 不久前丞相率大军讨伐孙刘之属,他留守后方总揽诸多事务,北军不耐水战,前些日子丞相来信,说军卒染病,此行并不顺利。他心存忧虑,但观其字里行间仍有磊落好气,不想水镜竟说丞相第二年会陷入困境,莫非此战,会败? 相比曹cao这边的忧心忡忡,南营却是精神一振。 鲁肃喜道:“曹贼会陷入坑困境,真是苍天有眼!” 周瑜起身,眉目尽是潇洒恣意:“我之妙计,必当大败曹贼!” “计将安出?”鲁肃急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