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二章:死而无憾 (第3/3页)
谴责了当时封建帝王和世家大族佞佛所造成的社会危机。 于是,忤逆当时的潮流而行的范缜结局并不好。 削弱光头教早在殷清风的计划里面,这篇神灭论是早晚要推荐给李世民的。李世民不是南齐的竟陵王萧子良也不是南梁的武帝萧衍,作为一个有梦想的皇帝,会配合他一切削弱光头教的。 殷元展出笑容,“某说起范氏的往事,是因为范氏与我殷氏多少有过交集的。” 厅堂里的人来兴趣了,都露出好奇的表情。 “从范晷传了七世后,范氏再次因两个族子的出现而中兴。其一人为刚才说的范缜。范缜幼年曾师从我殷氏的七世祖道鸾” 嗬!这关系就不浅了,师徒之宜啊 “另一人是范缜的从弟范云。范云是南齐朝时的“竟陵友”之一。出使过北魏并受到北魏孝文帝的称赏。还朝后,迁零陵内史,转始兴内史、广州刺史,皆有政绩。萧衍代齐建梁,拜侍中,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再迁尚书右仆射,霄城县侯。 范云幼年随其姑丈袁叔明。这袁叔明出身陈郡袁氏,是我殷氏的联姻家族之一。因为这层关系,范云岁时得到了豫州刺史殷琰的赞赏。而琰祖不但是我殷氏世祖,他也是七世祖道鸾的次子。 因琰祖赏识范云,后将幼女适与范云。” “哦” 众人恍然为何殷元要谈及南阳范氏了。 范缜与殷氏有师徒之宜、又有殷氏为范云扬名之情。这两件事足够两个家族形成亲密的往来关系了。那么,两家成为姻亲也就顺理成章了。 “某记得祖父说过,他羁旅在北周之前,范氏的族长应该是范缜的长孙范迪,就是不知范氏是否是范迪的后人。” 众人看向鱼娘,鱼娘则蹙紧眉头思考着。 女儿早晚是要出嫁的,很多家族对女子的教导是不涉及到先祖先宗这一部分内容的,更何况鱼娘家道衰败时尚且年幼。 殷元等了鱼娘一会儿,见没有答案,“哎我殷氏好歹因僧首祖被北周扣押而留在北地,顺同的,殷氏其他族人也陆续北上。范氏留在南方又经历了南陈的灭亡和隋末的动荡,族运多舛也是可以想象的。 范氏,你也不用哀愁。既嫁我府内,便安心与风儿过活吧。” 鱼娘赶紧起身,“从郎君肯接纳鱼娘时起,鱼娘便以郎君为天,以国公府为家了。今日更得阿翁首肯得拜殷氏列祖列宗,鱼娘更是死心塌地伺奉姑舅与郎君了。” 殷元点点头,“风儿为家族尽心,你等为家族尽力,便是我殷氏最大的幸事。” 他脸色一板,“某虽晓得你们与风儿琴瑟和鸣,也知晓风儿为了你们而请求祭祖并破除嫡庶制,但你们之间以后更应该和睦相处,不能因为没有了尊卑的约束而乱了内宅。” 妮子等人没想到殷元的话锋说变就变,她们齐齐站起来,惶恐的应“是”。殷清风也知趣儿的陪着站了起来。 “本来”殷元缓和了一下,“这些话是你们嫡母要教导你们的。既然风儿为你们破了例,韦氏和范氏也祭拜了先祖,某就多说几句。 风儿这个提议是否在族内通得过还另论,但你们都清楚,嫡庶代表着尊卑。若是没了这尊卑的约束,你们内宅妇再为了自己的子嗣能否继承家族之位而闹得家风败坏,那,就别怪我这个族长直接以族法惩治你们了,也别怪某不教而诛了!” 他很清楚废除嫡庶制的好处,但弊端也是明眼可见的。就像他刚才警告的一样,女人做了母亲后为了子女的利益,争斗起来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他才打破一贯的形象而提出严厉的警告的。 当然,他这么做还有一点用意。 现在满国公府都知道府里权威最重的是次子,他现在提出警告,就是让次子的女人们不能反过来压制他的女人和长子的女人。如果真是这样,不但他的日子不好过,一旦传了出去,他和家族的脸面可就全没了。 月眉、妮子五人以更加惶恐的神态和语气连连保证。 殷元站起身来,“管家,命人开宴。今日得风儿良谏,当庆祝一番,你也一同留下共餐吧” 叔祖管家无声的行礼后退出了厅堂。 “好了,各自洗漱后再过来用餐吧。”11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