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7节 (第3/5页)
本就是一枚弃子。 于禁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他就是一个诱饵,为荀攸等人的脱逃争取时间,虽然自己的手下渐渐损失殆尽,他还是咬着牙又与张辽战了十多个回合,看看时间拖延的差不多了,这才虚晃一枪,跳出圈子,大喝道:“将军,且住!” 张辽按住刀,冷笑道:“你已经无路可逃,投降吧!” 如果没有张辽这个强劲的对手,于禁恐怕还有一点侥幸心理,希望能够杀开一条血路逃出去,但现在,他绝对不敢再有这个奢望。尽管曹cao对他十分器重,但于禁却有自己的打算,他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不想跟着曹cao一条道跑到黑。 他刚才之所以拚命与张辽搏杀,一方面是为了完成自己最后的使命,以报答曹cao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张辽展示自己的武艺,以便在投入刘欣阵营以后能得重用。 听到张辽的冷笑,于禁不再犹豫,弃枪下马,拜伏在地,大声说道:“末将愿降,还请将军保全我家人的性命。” 张辽担心他使诈,挥了挥大刀,让左右上前将于禁缚住,这才说道:“你既已降,如何发落当凭陛下发落。某且问你,这车队中可有刘协和曹cao的家眷?” 听到张辽直接问到了关键,于禁又犹豫起来。这支车队里只有前朝旧臣,没有一个女人和小孩,自然不可能有刘协和曹cao的家眷,只要张辽派人稍作检查就能知道答案,他不可能在这件事上做任何隐瞒,于禁犹豫的是要不要将荀攸的计划和盘托出。 作为留守濮阳的核心人物,于禁自始至终参与了整件事的策划。而荀攸对于禁也是完全信任,不仅告诉于禁自己离开濮阳以后的去向,而且再三嘱咐于禁,一定要想办法杀出重围,前去与他们会合。所以,对于刘协以及曹cao的家眷现在去了哪里,于禁是心知肚明。 但是,要不要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部说出来,于禁还拿不定主意。如果他将这个消息说出来,那就等于彻底宣布与曹cao决裂,因为以汉军骑兵之利,要不了多久就能够追上荀攸他们。如果不说出来,汉军迟早会得到这个消息,到时候只怕他更不可能得到刘欣的信任。于禁现在是左右为难。 思忖良久,于禁终于作出了选择,挣扎着说道:“回将军,刘协和曹cao的家眷都不在这支车队里,他们去了东阿。” 东阿离濮阳有一百多里路,现在荀攸顶多走了二三十里,如果于禁直说荀攸是等这边开战以后才离开的,张辽一定能够追得上。但于禁却留了个心眼,没有说荀攸他们是什么时候走的,这样就算将来露了馅,碰到曹cao,自己也可以找个托辞推掉责任。 “你说他们去了东阿县城?”张辽眉头一皱,旋即哈哈大笑道,“这下可便宜了子义,让他白捡了一场大功!” 第785章逃出生天 当初曹cao猛攻虎牢关的时候,徐晃就接到了长安的战报,希望他能够分出一部分兵马南下攻打濮阳,以解虎牢关之危。但是麹义将营盘扎得十分结实,急切之间,徐晃攻之不下,又要防备邺城方向的敌人援兵,一时抽不出人马。马芸迫不得已,这才抽调第五军团北上。 随着战事的发展,邺城的袁绍一直没有任何动静,而麹义也被死死地困在营寨是,徐晃终于能够抽调出一部分兵马,由太史慈率领,绕道南下,前天晚上刚刚打下了东阿城。 汉军各军团之间经常通过各种手段来传递消息,因此魏延已经知道东阿城被攻克,他就不再把刘协北逃的事情放在心上,而是放飞了几只信鸽,将自己掌握的情况进行了通报。 太阳跃出了地平线,洒下一片金光,荀攸他们也绕上了大路,回头已经看不清濮阳城的轮廓,心中稍定。不过,荀攸也不敢作丝毫停留,继续一路向北,正午时分,终于赶到了东阿县城,见到了城头上飘扬着的“曹”字大旗。 直到此时,荀攸的心情才彻底放松下来,打马直奔城门。东阿城门大开,在荀攸的看来,这里显然还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于是,荀攸很放心地率领队伍直奔东阿县衙。 县衙门口,两名差役没精打采地抱着水火棍倚在墙外,直到荀攸他们来到面前,才猛然惊醒,慌忙迎了上来。荀攸却满不在乎说道:“快,带我去见你们县令!” 差役仿佛看出来荀攸是个大人物,点头哈腰地将他迎了进去。然而,荀攸的脚刚刚迈进二门,这两个差役就变了脸色,一把将荀攸扑翻在地。与此同时,东阿县城的四门忽然一齐关闭,从大街小巷中涌出无数人马,将县衙团团围住。周围的屋顶上也冒出无数人头,数不清的箭簇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瞄准了陈群和那三百名护卫。陈群自知无路可逃,当即宣布投降,让那三百保护卫放下武器。 刘欣看完这份战报,并没有十分高兴,反而皱起了眉头。 因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