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王半步_第215章 番外八十七 祝融钦点文武将 十二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5章 番外八十七 祝融钦点文武将 十二莲 (第1/5页)

    却说马氏自别了魏夫人,揣着那童子结,来至祝融峰顶南嶽正殿内,入了宫,在那神像之前,焚上香烛,烧了纸马,奉上些祭祀果品,便双膝跪倒神像前诚心祷告曰:

    “嶽君在上;民女马氏,乃长沙人,夫家姓陶,名‘仁义’表字‘善知’。我夫妻二人俱是老实本份之人,虔诚善良之辈,民资虽不丰富,却于心足矣。只为一事忧愁,多年未能如愿,我与夫家自妙龄结发,已历二十多载,并无所出,尝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民女这番拜上月嶽君,端的不求荣华富贵,不求长命百岁,只求天赐我陶家一男半女,好做得我夫妻坟前扫墓之人,于心足矣!想我嶽君配位五岳,乃奉人神之道,是以立像祝融,坐镇南方,以法眼观贤良,惩恶扬善,有求必应。今望南嶽大王殿下,怜我夫妻正直贤良,赐交一男半女与我陶家愚夫蠢妇。大王果怜善有意,不绝我陶家后嗣,便交我解开此童子结,承我之志。若大王不识真善贤良,绝我陶家后嗣,民女也就识得神圣是谎这个关窍,再也不诚心奉道,一头撞死目下这尊石像之前。”

    马氏祷祝已毕,插烛也拜拜了,才摸出那个童子结,要来拆开。事偏作怪,那结也不是什么死结,怎料解开一半就怎么也解不开来,马氏慌的一头大汗,却越解越乱。心道:“莫非真个注定我陶家无后?”便扑地又叩头三下,道声:“天可怜见!天可怜见!”依旧来拆,仍是丝乱如麻,再理不出个头绪。马氏禁不住眼泪簌簌落下,心若死灰,哭道:“嶽君在上,民女问你;世人为善,只积福果。但凡作恶;方才孽根。只为我陶家半世仁义,广积善缘。当合‘上天有好生之德’。为何我夫妻潦倒半世,却绝了我陶家后嗣?此乃天不佑善之举,怎叫世人信服因果之说?惟神裁之!”

    又是三拜;去拆时;依然如此,还是拆不开来。马氏心慌了,一把捽下结索,果就去那神像座前一头撞来。时有在庙判官见得马氏如此,急撒手一把扯住道:“这位娘子,好好的日子不过,跑来这里寻短怎地?看开些罢!”马氏一心只要寻死,亏得判官舍命扯住道:“不知何事不顺你意,有此志短的念道?不如说与我听,或也解得你之烦恼!”

    马氏哭哭啼啼道:“连嶽君都不佑我,何况是你?”判官问道:“你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马氏道:“外地怎么?本地又怎么?”判官道:“不瞒你说,你是本地时,求这尊嶽君,有些为难。”马氏道:“民女乃是长沙人!”判官道:“你还元来不知!这南嶽山的菩萨,显远不显近。何谓之显远不显近?这近时;东不出江西,西不出湘西,南不过永州,北不过潭州。这些范围都是在二百五十里之内,谓之近。但此范围之人朝拜嶽君,是不灵应的,越过二百五十里谓之远,你那长沙远在三百里外,你要求时,应是灵显,须是你诚心不彀?”

    马氏道:“我都有求死之心,如何心还不诚?”判官道:“或又是你没有孝敬。”马氏见说,把手指那香案道:“多则没有,只此果品点心,不成敬意。”判官哈哈笑道:“你这妇人,好不晓事。这祝融属‘火’,乃是一员武将,就是周左这些护法神将,都是该荤不该素的,你这些果子糕点,算什么孝敬?你看外头那些个赶猪牵羊之辈,都是拿来宰杀做人事的。活该嶽君他不应你也!”

    马氏恍然大悟道:“元来这般作怪。恁地时,便怎处?我家就头毛驴也送与回先生了,哪里还有什么孝敬?”遂向判官讨刀。判官急道:“你这娘子甚不变通,俺都这般与你分说,此时还讨刀何为?”马氏道:“先生差了,小女子我人穷志不短,你都这般说了我为何不醒悟,作什么要死。你只管拿来,我自有道理。”

    判官无奈,把刀一把。马氏谢了,握住刀,忍着疼,去那手腕上只一割,鲜血顿时在神座前洒落一片。马氏依然跪了,说道:“嶽君在上,怜悯则个,民女家道颇贫,实无三牲礼品做孝敬,只得割腕滴血,聊表诚心,望神莫怪!”判官见马氏果然心诚,即拿纱布替其包扎。说道:“娘子如此诚心,嶽君必须佑你,你所求甚事,尽管倾诉,本官告退。”马氏谢了,判官去了。马氏遂拿起童子结再行来拆。

    咦!正是:

    功夫容易药非遥,道破人须失笑。

    马氏这番来拆,果不比前番。只得片时,将那结索绒绳理得舒畅,只好两尺来长。自己欢欢喜喜,道声:“这血原来没有白流的。”遂依魏夫人之言,将那红绒绳捆于祝融氏左足之上。复又拜了拜嶽君,许下宏愿道:“嶽爷这番应民女之求,他朝果然得男或女,务必在孩儿周岁之日,亲携孩儿前来衡山还愿,拜谢天恩。”马氏许愿已毕,可谓了却心头一桩大事,觉道心头豁然开朗,遂下衡山回长沙而去。

    且说马氏回到长沙,夫妻相见,倍言求嗣之事,夫妻各自欢喜。果然三个月后,只见马氏眉低眼慢,乳胀腹高,便觉身中有孕。着郎中一看,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